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3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横梁、两升降柱和若干调节柱,升降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T形槽,第一T形槽的槽底固接有电动伸缩杆,横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T形槽且第二T形槽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第二T形块,第二T形块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和方形槽,圆槽和方形槽的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圆柱和方形块,方形块的一侧固接有一组限位柱,调节柱的一侧开设有第三T形槽且第三T形槽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柱和横梁,能够实现对悬杆的位置调节,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悬杆的固定,悬杆与第三T形槽的平配合使用实现输液高度的单独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普外科的临床医护工作中,输液是一件常见的工作,然而在病人输液治疗过程中,往往因为输液时间长且输液架固定,病人需要限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现在医院里的输液架大都是多人共用一个输液架,输液架的挂钩不具有可调节性,由于病人在输液时,大都是坐在一排,所以在输液时,病人通常会被动的选着右手或者左手来输液,且输液管会出现拉扯现象,病人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不能保证每个病人在输液时,输液挂钩位于病人的上方,为病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对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通过设置升降柱和横梁,能够实现对悬杆的位置调节,起到调整输液方向的作用,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悬杆的固定,升降柱上电动伸缩杆带动横梁的抬升和下降,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啮合连接实现输液高度的整体调节和单独调节,解决了现有的输液架大都是多人共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4)、两升降柱(1)和若干调节柱(5);/n所述升降柱(1)的底部固接有配重底座(2)且升降柱(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T形槽(8),所述第一T形槽(8)的槽底固接有电动伸缩杆(9);/n所述横梁(4)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T形块(10)且横梁(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T形槽(12),所述第二T形槽(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11),所述第二T形槽(1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第二T形块(21);/n所述第二T形块(21)的一侧开设有圆槽(16),所述圆槽(16)的槽底开设有方形槽(17),所述圆槽(16)和方形槽(17)的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圆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方向的输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4)、两升降柱(1)和若干调节柱(5);
所述升降柱(1)的底部固接有配重底座(2)且升降柱(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T形槽(8),所述第一T形槽(8)的槽底固接有电动伸缩杆(9);
所述横梁(4)的两端均固接有第一T形块(10)且横梁(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T形槽(12),所述第二T形槽(12)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11),所述第二T形槽(1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第二T形块(21);
所述第二T形块(21)的一侧开设有圆槽(16),所述圆槽(16)的槽底开设有方形槽(17),所述圆槽(16)和方形槽(17)的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圆柱(18)和方形块(19),所述方形块(19)与方形槽(17)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0)且方形块(19)的一侧固接有一组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的一端贯穿第二T形块(21)且与第二T形块(21)活动连接,所述圆柱(18)的一端与调节柱(5)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柱(5)的一侧开设有第三T形槽(22),所述第三T形槽(22)的两内侧面均设有第一齿条(23),所述第三T形槽(2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悬杆(13),所述悬杆(1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内部滑动配合有两L形板(26),两所述L形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田伟珍潘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