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颖伟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3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包括蒸发壶,所述蒸发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蒸发壶的顶部开设有入口,所述蒸发壶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置物孔,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存杯,所述储存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块,两个圆弧块的底部均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病毒灭活装置技术领域。该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通过在蒸发壶的内部设置固定板,配合固定板上的储存杯,再利用储存杯底部的滴管,将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储存杯内部的消毒液和水一同蒸发,从而能够将消毒水气化并排出,通过此结构能够将周围的病毒杀死,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易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
本技术涉及病毒灭活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
技术介绍
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和破坏血清中补体的活性称之为灭活,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灭活病毒,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目前普遍使用病毒蛋白质变性对病毒进行灭活,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制剂都能使病毒灭活,如次氯化物、酒精或物理加热的方式,目前市场上的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主要采用巴氏消毒等方法进行,但是没有家用的病毒灭活装置可供选用。现有的病毒灭活装置虽然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够随意携带,操作起来较为麻烦,这种病毒灭活装置仅仅适用于实验室使用,在居民的生活中并不适用,因此本实用提出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用于居民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解决了病毒灭活装置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够随意携带,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居民的生活中并不适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包括蒸发壶(1),所述蒸发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壶(1)的顶部开设有入口(3),所述蒸发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置物孔(5),所述固定板(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存杯(6),所述储存杯(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块(7),两个所述圆弧块(7)的底部均与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杯(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管(8),所述滴管(8)的内部与储存杯(6)的背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包括蒸发壶(1),所述蒸发壶(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壶(1)的顶部开设有入口(3),所述蒸发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置物孔(5),所述固定板(4)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储存杯(6),所述储存杯(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弧块(7),两个所述圆弧块(7)的底部均与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杯(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滴管(8),所述滴管(8)的内部与储存杯(6)的背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9),所述蒸发壶(1)的底部开设有通电槽(10),所述通电槽(10)的内表面与连接头(9)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蒸发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病毒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杯(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13),所述限位环(12)的顶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伟张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张颖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