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0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包括底座、垫体、手部支座,底座包括底座前端和底座后端,底座前端表面设置垫体,垫体两侧设有支撑垫块;垫体后端与底座后端之间设有放置垫;底座后端两侧设有铰接座,铰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插嵌座,第一连接板设置在底座两侧,插嵌座上设有插嵌孔;手部支座设置在底座后端下方,手部支座上表面设有手部支撑垫,手部支座两端设有铰接头,铰接头包括第二连接板、插嵌杆,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手部支座两端,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贯穿设置插嵌杆,插嵌杆顶端设有拨动块,插嵌杆的中部设有限位板,插嵌杆上设有弹簧,通过插嵌杆下端嵌入到插嵌座上的插嵌孔中,实现手部支座与底座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
技术介绍
临床上昏迷、中枢神经损伤后偏瘫、四肢瘫和截瘫后的肢体,由于失去自主神经支配、不能自主运动,肌肉瘫痪缺乏张力,常常导致肢体姿势异常,如足下垂内翻,膝关节过伸,肘、腕关节屈曲等。肢体处于上述位置稍长,则会导致对应肌肉、肌腱的粘连和挛缩,而会导致关节的畸形。由于关节的畸形而严重影响肢体功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临床上要求早期进行肢体功能位置的摆放。当对患者采用患侧卧位时,健侧自然摆放,患侧上肢拉出前伸、避免被挤压,手掌朝上,患侧下肢自然屈曲摆放。在保持这种体位时,需要通过垫枕进行辅助支撑。现有的垫枕结构简单,无法对患者上肢进行支撑,从而在使用时,患者上肢容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静脉压力升高,并导致血管内液体成分向外渗出,移向组织间隙,往往造成肢体肿胀。因此需要一种防水肿的垫枕并保持瘫痪侧肢处于功能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垫体、手部支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前端和底座后端,所述底座前端的表面固定设置所述垫体,所述垫体的截面呈楔形结构,垫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垫块;所述垫体后端与底座后端之间设有放置垫,所述放置垫上表面呈凹型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放置槽,所述底座后端的顶部中心设有枕头;所述底座两侧的下端均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位于底座前端和底座后端之间,所述铰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插嵌座,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两侧,所述插嵌座上均纵向贯穿设有插嵌孔;所述手部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后端的下方,且手部支座长度与底座的宽度一致,手部支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手...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垫体、手部支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前端和底座后端,所述底座前端的表面固定设置所述垫体,所述垫体的截面呈楔形结构,垫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垫块;所述垫体后端与底座后端之间设有放置垫,所述放置垫上表面呈凹型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一放置槽,所述底座后端的顶部中心设有枕头;所述底座两侧的下端均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位于底座前端和底座后端之间,所述铰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插嵌座,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两侧,所述插嵌座上均纵向贯穿设有插嵌孔;所述手部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后端的下方,且手部支座长度与底座的宽度一致,手部支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手部支撑垫,所述手部支撑垫的上表面呈凹型结构设置并形成第二放置槽,所述手部支座两端设有铰接头,且所述铰接头位于手部支座靠近底座前端的一侧,所述铰接头与所述铰接座贴合设置,铰接头包括第二连接板、插嵌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手部支座的两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纵向贯穿设置所述插嵌杆,所述插嵌杆顶端设有拨动块,插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