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19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下侧便于手持的把手,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中配合设有活塞推块,所述活塞推块左端中间位置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筒体左端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端部设有拉块;与活塞孔相对的筒体右端设有开口,开口处配合设有一个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灌胃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采用手握装置,从而可以承受大量的注射液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进行灌胃时无需多次补充药液,提高了灌胃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具体是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
技术介绍
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实验时,常需要采用灌胃器对大鼠进行灌胃。目前的灌胃器包括注射器和加装在注射器上的灌胃针头,其中灌胃针头多采用金属针头,其质地坚硬、针尖锋利,在灌胃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鼠的咽喉、食道或胃部损伤,甚至引起大鼠死亡,所以为了减少灌胃针头对大鼠的损伤,提高灌胃成功率,市面上也存在采用硬质灌胃管(由硬质塑料制得)替代灌胃针头的灌胃器,但是这种硬质灌胃管的长度较长,从注射器打出的药品容易积留在硬质灌胃管内,从而使注入大鼠体内的药品量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现有专利公号号为CN209864164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实验用连续灌胃器,该装置是通过活塞挤压进行排料,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需要食指和中指对筒体进行夹持,然后用拇指推动活塞块,从而将液体注入动物体内,但是这种注入方式考虑液体的重量,竖直和中指能承受的力度较小,所以导致存储的液体不会很多,这样就在灌胃时需要多次装填液体,而且手指夹持劳动强度较大。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下侧便于手持的把手(2),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腔(1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5)中配合设有活塞推块(3),所述活塞推块(3)左端中间位置设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穿过筒体(1)左端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端部设有拉块(7);/n与活塞孔相对的筒体(1)右端设有开口,开口处配合设有一个端盖(11),所述端盖(11)中间位置设有出液管(12),所述出液管(12)端部配合设有用于插入动物体内的插管(14),所述插管(14)连接端设有连接套(13),所述连接套(13)与出液管(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n所述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下侧便于手持的把手(2),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腔(1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5)中配合设有活塞推块(3),所述活塞推块(3)左端中间位置设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穿过筒体(1)左端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端部设有拉块(7);
与活塞孔相对的筒体(1)右端设有开口,开口处配合设有一个端盖(11),所述端盖(11)中间位置设有出液管(12),所述出液管(12)端部配合设有用于插入动物体内的插管(14),所述插管(14)连接端设有连接套(13),所述连接套(13)与出液管(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活塞推块(3)左侧与筒体(1)左侧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连接固定,所述活塞推块(3)左侧的筒体(1)下侧设有充气端,充气端通过导气管(5)连接设置在把手(2)上用于对活塞推块(3)左侧腔室中进行充气以推动活塞推块(3)移动的充气部件(4);
所述筒体(1)上还设有用于排气以便活塞推块(3)复位的泄压部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实验用灌胃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5)内壁设有用于隔热的保温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