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芮芮专利>正文

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17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轴,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通过连接轴交叉活动连接,第一夹臂的前端设有压迫片,第二夹臂的前端设有接触片,压迫片的面积小于接触片的面积,第一夹臂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夹臂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设置有调节手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插入调节手柄端部的孔内实现活动连接,且连接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螺旋方向相反。该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使用佩戴方便,成本低廉,还能调节压迫的压力值大小,从而确保穿刺点的有效止血且不会影响血液循环;该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可在多科室推广使用,其有利于减少护士部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
技术介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够持续、动态、直观的反应患者动脉压力的变化,准确可靠,对于循环不稳定、大手术或者需要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尤其适用,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Allen试验阴性者),患者术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稳定,麻醉恢复室护士会拔除动脉穿刺针,但由于动脉压力较高,穿刺点需要按压,现有的处理方式缺点较多,主要体现在:(1)拔除动脉穿刺针时需一人在床旁不间断地按压穿刺点,耗费人力;(2)按压穿刺点一般需要5~10min,对于一些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耗费时间;(3)现有的桡动脉压迫器大多是环绕腕部一周的设计,佩戴不方便,且长时间使用不利于手部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其解决了现有桡动脉压迫器使用佩戴不方便,且长时间使用不利于手部血液循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连接轴(3),所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通过连接轴(3)交叉活动连接,第一夹臂(1)的前端设有压迫片(4),第二夹臂(2)的前端设有接触片(5),所述压迫片(4)的面积小于接触片(5)的面积,第一夹臂(1)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二夹臂(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之间设置有调节手柄(8),所述调节手柄(8)呈空心柱形,且在调节手柄(8)的两端开孔,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分别插入调节手柄(8)端部的孔内实现活动连接,且连接后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连接轴(3),所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通过连接轴(3)交叉活动连接,第一夹臂(1)的前端设有压迫片(4),第二夹臂(2)的前端设有接触片(5),所述压迫片(4)的面积小于接触片(5)的面积,第一夹臂(1)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二夹臂(2)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之间设置有调节手柄(8),所述调节手柄(8)呈空心柱形,且在调节手柄(8)的两端开孔,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分别插入调节手柄(8)端部的孔内实现活动连接,且连接后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尾式桡动脉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芮芮李青伟王翠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芮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