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15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包括仪器本体、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仪器本体的下方左端与第一橡胶垫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顶杆的上方外壁与壳体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该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使仪器本体可以快速的拆卸和安装,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或维修仪器,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使用时,由于在拆卸时比较麻烦,造成不便于更换或者维修仪器的问题,可以转动仪器本体的角度,使工作人员方便的读取仪器屏幕上的信息,解决了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固定以后,由于仪器不能够旋转角度,给监护人员读取信息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
本技术涉及监护仪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
技术介绍
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由主处理单元、彩色显示器和插有各种Mennen医用生命体征信号模块插件架组成(由于未对有创探头进行安全检测,本次注册不包括与人体血液接触的有创血压、心排量等探头部分),适用范围:适用于供医疗单位在监护中对患者进行ECG、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体温等项目的监测,但是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使用时,由于在拆卸时比较麻烦,造成不便于更换或者维修仪器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固定以后,由于仪器不能够旋转角度,给监护人员读取信息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使用时,由于在拆卸时比较麻烦,造成不便于更换或者维修仪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包括仪器本体、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仪器本体的下方左端与第一橡胶垫的右端相贴合,所述仪器本体的右下方外壁与第二橡胶垫的上方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杆、托板、滑块、滑槽、顶杆、壳体和第一弹簧;所述夹杆的上方右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夹杆的下方右侧外壁贯穿托板的下方左侧内腔,所述夹杆的下方右侧外壁与托板的下方左侧内腔间隙配合,所述夹杆的下方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卡接,所述滑槽开设在托板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夹杆的下方右侧顶端固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方外壁与壳体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的上方左端与第一弹簧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壳体的左端内壁相贴合,所述壳体的顶端固接在托板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托板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仪器本体的右侧设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球、转夹和转板;所述转球的底端固接在托板的顶端,所述转球的外壁与转夹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转夹的外壁固接在转板的左侧下方内壁,所述转板的右侧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转板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杆、箱体、第二弹簧、顶块、把手、卡槽、卡杆和拖球;所述竖杆的外壁依次贯穿箱体的下方中间内壁和第二弹簧的中间内壁,所述竖杆的外壁均与箱体的下方中间内壁和第二弹簧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箱体的顶端固接在转板的底端中间,所述竖杆的顶端固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端与第二弹簧的顶端相贴合,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箱体的底端内壁相贴合,所述竖杆的底端固接有把手,所述竖杆的下方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与卡杆的左侧外壁相卡接,所述卡杆的顶端中间与支撑板的上方底端相贴合,所述卡杆的右侧外壁与转板的右侧下方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卡杆的右端固接有拖球。优选的,所述拖球的外壁加工有摩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仪器本体、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夹杆、托板、滑块、滑槽、顶杆、壳体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使仪器本体可以快速的拆卸和安装,便于工作人员更换或维修仪器,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使用时,由于在拆卸时比较麻烦,造成不便于更换或者维修仪器的问题。通过仪器本体、托板、转球、转夹和转板之间的配合,可以转动仪器本体的角度,使工作人员方便的读取仪器屏幕上的信息,解决了现有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在固定以后,由于仪器不能够旋转角度,给监护人员读取信息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球、转夹和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夹杆、滑块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竖杆、卡槽和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仪器本体,2、第一橡胶垫,3、第二橡胶垫,4、固定机构,401、夹杆,402、托板,403、滑块,404、滑槽,405、顶杆,406、壳体,407、第一弹簧,5、转动机构,501、转球,502、转夹,503、转板,6、连接机构,601、竖杆,602、箱体,603、第二弹簧,604、顶块,605、把手,606、卡槽,607、卡杆,608、拖球,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包括仪器本体1、第一橡胶垫2和第二橡胶垫3,仪器本体1的下方左端与第一橡胶垫2的右端相贴合,仪器本体1的型号为GT6800-10,仪器本体1的右下方外壁与第二橡胶垫3的上方外壁相贴合,第一橡胶垫2和第二橡胶垫3对仪器本体1进行保护,防止外壁摩擦受损,第二橡胶垫3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夹杆401、托板402、滑块403、滑槽404、顶杆405、壳体406和第一弹簧407,夹杆401的上方右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夹杆401对第一橡胶垫2进行支撑,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贯穿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与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间隙配合,夹杆401在托板402的内左右移动,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403,滑块403与滑槽404滑动卡接,滑槽404开设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夹杆401通过滑块403在托板402上的滑槽404内左右移动,且滑槽404防止滑块403脱轨,夹杆401的下方右侧顶端固接有顶杆405,夹杆401带动顶杆405在托板402内左右移动,顶杆405的上方外壁与壳体406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顶杆405的上方左端与第一弹簧407的右端相贴合,顶杆405在壳体406内向左侧移动使第一弹簧407压缩,且通过第一弹簧407的弹性使顶杆405带动夹杆401复位,对仪器本体1进行固定,反之可以使仪器本体1快速拆卸,第一弹簧407的左端与壳体406的左端内壁相贴合,壳体406对第一弹簧407进行限位,壳体406的顶端固接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托板402对壳体406进行支撑,托板402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3,托板402通过第二橡胶垫3对仪器本体1进行支撑,滑块403与滑槽404构成滑动结构,滑块403在滑槽404内左右滑动。仪器本体1的右侧设有支撑板7,支撑板7对装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托板402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包括转球501、转夹502和转板503,转球501的底端固接在托板402的顶端,托板402对转球501进行支撑,转球501的外壁与转夹5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包括仪器本体(1)、第一橡胶垫(2)和第二橡胶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的下方左端与第一橡胶垫(2)的右端相贴合,所述仪器本体(1)的右下方外壁与第二橡胶垫(3)的上方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垫(3)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4);/n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夹杆(401)、托板(402)、滑块(403)、滑槽(404)、顶杆(405)、壳体(406)和第一弹簧(407);/n所述夹杆(401)的上方右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贯穿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与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间隙配合,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403),所述滑块(403)与滑槽(404)滑动卡接,所述滑槽(404)开设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顶端固接有顶杆(405),所述顶杆(405)的上方外壁与壳体(406)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顶杆(405)的上方左端与第一弹簧(407)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407)的左端与壳体(406)的左端内壁相贴合,所述壳体(406)的顶端固接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托板(402)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包括仪器本体(1)、第一橡胶垫(2)和第二橡胶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的下方左端与第一橡胶垫(2)的右端相贴合,所述仪器本体(1)的右下方外壁与第二橡胶垫(3)的上方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垫(3)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4);
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夹杆(401)、托板(402)、滑块(403)、滑槽(404)、顶杆(405)、壳体(406)和第一弹簧(407);
所述夹杆(401)的上方右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贯穿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外壁与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腔间隙配合,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403),所述滑块(403)与滑槽(404)滑动卡接,所述滑槽(404)开设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夹杆(401)的下方右侧顶端固接有顶杆(405),所述顶杆(405)的上方外壁与壳体(406)的右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顶杆(405)的上方左端与第一弹簧(407)的右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弹簧(407)的左端与壳体(406)的左端内壁相贴合,所述壳体(406)的顶端固接在托板(402)的下方左侧内壁,所述托板(402)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3)与滑槽(404)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本体(1)的右侧设有支撑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插件式信息化监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昌王开艳张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御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