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
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为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
技术介绍
钓鱼竿的端部都安装有堵头,堵头的作用是防止沙土进入钓鱼竿内、钓鱼时连接钓鱼竿、防止腔内各节鱼竿窜出等,现有的鱼竿在使用时,线轮的安装拆卸都很繁琐。为此,提出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能够方便快捷的安装拆卸线轮,节省了时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包括把手节、多组配节、后堵头、失手环、多组导眼和抓手,多组配节与把手节之间套装,多组导眼分别位于多组配节的右端,抓手的左端与后堵头的右端连接,失手环与后堵头的左端连接;还包括弹簧片、座杆、固定环、固定座和定位片,所述座杆的右端与所述把手节的左端连接,所述座杆的左端与所述抓手的右端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与所述座杆的底端的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右端的上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固定腔,所述座杆内设置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侧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包括把手节(1)、多组配节(2)、后堵头(3)、失手环(4)、多组导眼和抓手(5),多组配节(2)与把手节(1)之间套装,多组导眼分别位于多组配节(2)的右端,抓手(5)的左端与后堵头(3)的右端连接,失手环(4)与后堵头(3)的左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片(6)、座杆(7)、固定环(8)、固定座(9)和定位片(10),所述座杆(7)的右端与所述把手节(1)的左端连接,所述座杆(7)的左端与所述抓手(5)的右端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顶端与所述座杆(7)的底端的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右端的上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固定腔,所述座杆(7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包括把手节(1)、多组配节(2)、后堵头(3)、失手环(4)、多组导眼和抓手(5),多组配节(2)与把手节(1)之间套装,多组导眼分别位于多组配节(2)的右端,抓手(5)的左端与后堵头(3)的右端连接,失手环(4)与后堵头(3)的左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片(6)、座杆(7)、固定环(8)、固定座(9)和定位片(10),所述座杆(7)的右端与所述把手节(1)的左端连接,所述座杆(7)的左端与所述抓手(5)的右端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顶端与所述座杆(7)的底端的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座(9)的右端的上半区域设置有第一固定腔,所述座杆(7)内设置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侧壁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控制槽,所述控制腔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片(10)的左端与所述控制腔的侧壁的顶端连接,所述定位片(10)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座杆(7)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设置有卡孔,所述定位片(10)的顶端与所述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块(11),所述座杆(7)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位于卡孔的右侧,所述座杆(7)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设置有按孔,所述定位片(10)的顶端与所述按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按钮(13),所述弹簧片(6)位于控制槽内,且所述弹簧片(6)的顶端与所述定位片(10)的底端紧贴,所述固定环(8)套装于所述座杆(7)的左半区域,所述固定环(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腔,所述座杆(7)的侧壁的左部设置有限位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拆卸后堵头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杆(7)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环(8)的内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条(15),两组所述滑条(15)分别与两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汪威,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普瑞斯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