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水虻采卵架,包括立柱,立柱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相邻采卵板之间设置垫片,相邻采卵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mm,采卵板朝上的正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贯穿板面的沟槽,采卵板上相邻沟槽的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大于7mm。它能够解决传统虫卵收集诱导性差,供产卵空间小,采卵过程繁琐以及采卵过程中虫卵易破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水虻采卵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采卵架。
技术介绍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利用畜禽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干重达到42%~43%,其中粗蛋白含量占干重的42%~44%,脂肪含量占干重的31%~35%,灰份占干重的11%~15%,钙质占干重的4.8%~5.1%,磷占干重的0.60%~0.63%。使用粪便饲养的幼虫和蛹,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在常规的养殖过程中,一般设置集卵器对黑水虻的成虫进行诱集产卵以便于集中采集和孵化,传统集卵器一般比较简易,比如在不同材质上钻孔后即可作为集卵器使用,其中以具有小孔的瓦楞纸最为典型。但是,这些产于小孔中的卵无法方便取出进行统一孵化,都是采用人工收集,力度不能控制,在手工收集卵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的卵的破裂,而且收集效率低,导致孵化效率降低,且这种集卵器对成虫的吸引力相对较差,导致产卵量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虻采卵架,它能够解决传统虫卵收集诱导性差,供产卵空间小,采卵过程繁琐以及采卵过程中虫卵易破裂等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黑水虻采卵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相邻采卵板之间设置垫片,相邻采卵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mm,所述采卵板朝上的正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贯穿板面的沟槽,所述采卵板上相邻沟槽的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大于7mm。所述采卵板的正、反板面均设置有贯通采卵板板面的沟槽,所述采卵板的正、反板面设置的沟槽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呈矩形、倒梯形或者弓形。采卵架设置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限位轴肩或者限位螺母。所述采卵板由木质材料制成。所述垫片为圆形垫片,所述垫片套置在立柱上,所述垫片的厚度小于2.5mm。所述垫片与采卵板固定连接,所述垫片的中心轴线与采卵板上的立柱过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立柱穿过采卵板的中心,所述采卵板上的立柱过孔设置止转凸起,立柱设置与立柱过孔仿形的外周面。所述立柱设置外花键与立柱过孔的内花键配合。所述沟槽的深度大于10mm,所述沟槽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20mm。采用上述方案,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相邻采卵板之间设置垫片,相邻采卵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mm,所述采卵板朝上的正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贯穿板面的沟槽,所述采卵板上相邻沟槽的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大于7mm。采用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立柱能够方便快速穿套固定采卵板,相邻采卵板之间设置的垫片能够是采卵板之间保持间隙宽度持续稳定在1~2.5mm,科学研究表明黑水虻在产卵时候偏好细缝状空间,尤其偏好深度大于7mm,宽度小于2.5mm的细缝状空间,在进行采卵时候对黑水虻的吸引超过孔状或其他结构,采用本技术,相邻的采卵板之间形成的狭小缝隙构成了黑水虻产卵的细缝状空间,同时采用本技术,沟槽能够增加板层间的通风换气,同时也便于黑水虻可以钻入沟槽内部,在沟槽两侧顶端形成的缝隙进行产卵,采用本技术这种结构,能够显著提高相邻采卵板之间总的细缝长度,给黑水虻提供更多的产卵空间,提高单个板面上虫卵的产量,方便集中收集;同时在进行虫卵采集时候,只需取下采卵板进行直线方向的刷拭或者刮擦,避免了传统中进行掏挖等采卵行为,不仅采集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虫卵的完整度。所述采卵板的正、反板面均设置有贯通采卵板板面的沟槽,所述采卵板的正、反板面设置的沟槽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采用这种结构,相邻采卵之间的沟槽相对,相对的沟槽拼合成供成虫钻入的横向孔,横向孔两侧的缝隙供成虫产卵。所述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呈矩形、倒梯形或者弓形,采用以上形状的横截面结构方便进行虫卵采集过程中的刷拭和刮擦,避免死角区域清理不到位。采卵架设置至少两根立柱,设置两根立柱能够防止采卵板转动错位,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限位轴肩或者限位螺母用于对最底层的采卵板进行支承。所述采卵板由木质材料制成,采用木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能够吸湿,便于虫卵附着。所述垫片为圆形垫片,所述垫片套置在立柱上,所述垫片的厚度小于2.5mm。所述垫片与采卵板固定连接,所述垫片的中心轴线与采卵板上的立柱过孔的中心轴线重合,采用这种结构能够省去垫片装配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立柱穿过采卵板的中心,所述采卵板上的立柱过孔设置止转凸起,立柱设置与立柱过孔仿形的外周面,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单根立柱对采卵板进行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所述立柱设置外花键与立柱过孔的内花键配合,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相邻采卵板在周向上错动。所述沟槽的深度大于10mm,所述沟槽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20mm,方便黑水虻成虫进去沟槽内部产卵。采用上述技术,可以避免传统虫卵收集诱导性差,供产卵空间小,采卵过程繁琐以及采卵过程中虫卵易破裂等现象。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中,100为立柱,200为采卵板,210为沟槽,300为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至图2,黑水虻采卵架的一种实施例,黑水虻采卵架,包括立柱100,采卵架可以设置至少两根立柱100,至少设置两根立柱100能够防止采卵板200转动错位;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三根底部不共线的立柱100,设置三根立柱100能够方便直接方便平稳放置采卵架,所述立柱100的底端设置限位轴肩或者限位螺母用于对最底层的采卵板200进行支承。当然,也可采用单根立柱100,所述立柱100穿过采卵板200的中心,所述采卵板200上的立柱过孔设置止转凸起,立柱100设置与立柱过孔仿形的外周面,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单根立柱100对采卵板200进行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单根立柱100可以通过底部插接固定或者顶部挂载固定实现采卵架的固定;所述立柱100可设置外花键作为止转凸起,外花键与立柱100过孔的内花键配合,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相邻采卵板200在周向上错动。所述立柱100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200,所述采卵板200由木质材料制成,采用木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能够吸湿,便于虫卵附着。相邻采卵板200之间设置垫片300,相邻采卵板200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采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00),所述立柱(100)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200),相邻采卵板(200)之间设置垫片(300),相邻采卵板(200)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mm,所述采卵板(200)朝上的正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贯穿板面的沟槽(210),所述采卵板(200)上相邻沟槽(210)的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大于7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采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00),所述立柱(100)上从下自上依次穿套至少两个采卵板(200),相邻采卵板(200)之间设置垫片(300),相邻采卵板(200)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5mm,所述采卵板(200)朝上的正板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向贯穿板面的沟槽(210),所述采卵板(200)上相邻沟槽(210)的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大于7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采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卵板(200)的正、反板面均设置有贯通采卵板(200)板面的沟槽(210),所述采卵板(200)的正、反板面设置的沟槽(21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黑水虻采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210)的横截面结构呈矩形、倒梯形或者弓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采卵架,其特征在于:采卵架设置至少两根立柱(100),所述立柱(100)的底端设置限位轴肩或者限位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采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汪茂春,
申请(专利权)人:简阳洁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