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98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树桩、连接件,所述树桩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穿孔带、穿带、揿钮母扣、揿钮子扣、连接带,所述穿孔带、穿带的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揿钮母扣,所述连接带的两侧设置有揿钮子扣,所述揿钮母扣、揿钮子扣相适配,所述穿孔带呈S形设置在树桩之间,所述穿带呈S形穿过穿孔带,所述穿孔带、穿带之间呈8字形,所述穿孔带、穿带交叉处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固定在树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保护茶树的根系生长,防止茶树倾倒,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树保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凤庆地区的“锦绣茶祖”是世界上最老的古茶树,距今已有3200年历史。由于古茶树常年累月的生长在某个地方,由于风吹日晒流水侵蚀,古茶树的根系部分的土壤在长年累月过程中会逐渐裸露甚至随着水土流失而倾倒,造成古茶树枯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茶树的根系生长,防止茶树倾倒,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可重复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树桩、连接件,所述树桩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穿孔带、穿带、揿钮母扣、揿钮子扣、连接带,所述穿孔带、穿带的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揿钮母扣,所述连接带的两侧设置有揿钮子扣,所述揿钮母扣、揿钮子扣相适配,所述穿孔带呈S形设置在树桩之间,所述穿带呈S形穿过穿孔带,所述穿孔带、穿带之间呈8字形,所述穿孔带、穿带交叉处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固定在树桩上。进一步的,所述穿孔带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带可从穿孔中穿过。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的两侧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穿孔带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br>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使用PVC制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的中间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粘贴橡皮圈。进一步的,所述树桩的底部、中部、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带。本技术的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茶树的根系生长,防止茶树倾倒,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树桩、穿孔带、连接带安装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树桩;2、连接件;21、穿孔带;22、穿带;23、揿钮母扣;24、揿钮子扣;25、连接带;211、穿孔;212、加强筋;251、通孔;252、橡皮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所示: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它包括树桩1、连接件2。树桩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连接件2包括穿孔带21、穿带22、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连接带25,穿孔带21、穿带22的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揿钮母扣23,连接带25的两侧设置有揿钮子扣24,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相适配。穿孔带21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穿孔211,穿带22可从穿孔211中穿过,穿孔带21呈S形设置在树桩1之间,穿带22呈S形穿过穿孔带21,穿孔带21、穿带22之间呈8字形,穿孔带21、穿带22交叉的地方设置有连接带25,连接带25的两端通过揿钮子扣24分别扣接在穿孔带21、穿带22上的揿钮母扣23内。为了便于重复使用,连接件2可使用PVC制作,耐腐蚀性强,拆卸方便。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均为有技术的揿钮,扣接牢固,拆卸方便。为了进一步的固定,连接带25的中间可设置通孔251,通孔251的一侧粘贴橡皮圈252,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通孔251订入钉子,将连接带25固定在树桩1上。穿孔带21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穿孔211,可根据不同粗细的树桩1,调整穿孔带21、穿带22之间的空间,使得穿孔带21、穿带22可以将树桩1捆绑固定,穿孔带21、穿带22交叉设置,可以将多个树桩1连为一体,增强整个装置的的受力能力。为了防止穿孔带21上设置穿孔211后,穿孔带21的强度降低,可在穿孔带21设置穿孔211的两侧设置加强筋212,加强筋212与穿孔带21一体成型,加强筋212可有效的加强穿孔211两侧的穿孔带21的厚度,提升穿孔带21的抗拉强度。强穿孔211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连接件2采用PVC材质制作,一方面可以起到耐腐蚀,重复使用的目的,另一方面PVC材质自带韧性,可以便于安装一定数量的树桩1后,可以根据古茶树根部实际情况,将整个装置变换成弧线形,圆弧形等来固定古茶树根部的土壤,防止古茶树根部土壤流失,修复古茶树的根部,为古茶树得人根部修复生长提供空间,同时,树桩1之间因为连接件2的固定,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便于在大雨时候,通过树桩1之间的缝隙渗水。待树桩1底部出现茶树根时候,说明古茶树的根部已经修复,生长至深土层部,这时候可根据实际情况拆除本装置的木桩,使用到其它古茶树的保护上。本新型的使用原理为:将一个木桩通过锤头打入待修复的古树的裸露树根系旁,然后在木桩的下部、中部、上部分别相对的设置六个连接带,并通过钉子将连接带固定在木桩上,然后取穿孔带、穿带,穿孔带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带的一端,穿带的一端穿过穿孔带并固定在连接带的另一端,然后将穿孔带、穿带捆绑在木桩上,至另一端时,穿带交叉穿过穿孔带,并将穿孔带、穿带上的揿钮母扣与连接带上的揿钮子扣扣接在一起,然后在第一个木桩的一侧打入第二个木桩,依照上述步骤,分别交叉缠绕穿孔带、穿带,并将穿孔带、穿带固定在连接带上,直至安装好所有的木桩。本技术的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能够有效的保护茶树的根系生长,防止茶树倾倒,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可重复使用。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树桩(1)、连接件(2),所述树桩(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穿孔带(21)、穿带(22)、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连接带(25),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的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揿钮母扣(23),所述连接带(25)的两侧设置有揿钮子扣(24),所述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相适配,所述穿孔带(21)呈S形设置在树桩(1)之间,所述穿带(22)呈S形穿过穿孔带(21),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之间呈8字形,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交叉处设置有连接带(25),所述连接带(25)固定在树桩(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树桩(1)、连接件(2),所述树桩(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包括穿孔带(21)、穿带(22)、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连接带(25),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的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揿钮母扣(23),所述连接带(25)的两侧设置有揿钮子扣(24),所述揿钮母扣(23)、揿钮子扣(24)相适配,所述穿孔带(21)呈S形设置在树桩(1)之间,所述穿带(22)呈S形穿过穿孔带(21),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之间呈8字形,所述穿孔带(21)、穿带(22)交叉处设置有连接带(25),所述连接带(25)固定在树桩(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于大古茶树的裸露树根系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带(21)上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穿孔(211),所述穿带(22)可从穿孔(211)中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学良杨和团刘猛道杨旭彭丽娜觉春东陈雪峰杨丽萍吴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