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装饰墙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97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绿化装饰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包括:框架主体、弹性网、卡条、底撑条;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状;所述弹性网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弹性网包括多根横向弹性绳和多根纵向弹性绳,多根所述横向弹性绳和多根所述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所述卡条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条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卡条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底撑条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通过活动的底撑与弹性网组合的结构,实现盆栽的灵活固定和支撑,扩大了墙板的使用范围,能适应不同大小的盆栽,可灵活调节盆栽的位置,组成不同的主题的绿化装饰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化装饰墙墙板
本技术属于绿化装饰墙
,具体涉及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
技术介绍
绿化装饰墙是绿色建筑的一种,包括墙板和设于所述墙板上的多个盆栽,多个盆栽组成图案,主要用于节假日装饰或活动会场布置。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墙板能够固定盆栽的功能,在墙板上设置多个孔洞,孔洞用于收容盆栽。相关技术的不足在于,由于墙板上孔洞的位置及大小均已固定,能够适应盆栽的大小和位置均受限制,不利于盆栽灵活组合成不同的主题的图案,同一种规格尺寸的墙板的使用范围受限。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绿化装饰墙墙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灵活固定不同大小的盆栽的绿化装饰墙墙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包括:框架主体、弹性网、卡条、底撑条;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状;所述弹性网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弹性网包括多根横向弹性绳和多根纵向弹性绳,多根所述横向弹性绳和多根所述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所述卡条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条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卡条为两个且相对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两侧边;所述底撑条的数量小于单根所述卡条上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所述底撑条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条的卡槽内。优选的,相邻所述卡槽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横向弹性绳的间距。优选的,所述底撑条包括撑条主体和由所述撑条主体的两端弯折而成的限位块;所述撑条主体的两端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卡条的外侧部。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卡条、所述底撑条由木材或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横向弹性绳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芯件和布料制成的外裹件组成。优选的,所述纵向弹性绳的结构与所述横向弹性绳的结构相同。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通过活动的底撑与弹性网组合的结构,实现盆栽的灵活固定和支撑,扩大了墙板的使用范围,能适应不同大小的盆栽,可灵活调节盆栽的位置,组成不同的主题的绿化装饰图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的一个方向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图中:绿化装饰墙墙板100;框架主体11,弹性网12,卡条13,底撑条14;横向弹性绳121,纵向弹性绳122;卡槽131;撑条主体141,限位块1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2,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100,包括:框架主体11、弹性网12、卡条13、底撑条14;所述框架主体11为矩形框架状;所述弹性网12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11,所述弹性网12包括多根横向弹性绳121和多根纵向弹性绳122,多根所述横向弹性绳121和多根所述纵向弹性绳122交叉设置成网状;所述卡条13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槽131,所述卡条13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11上,所述卡条13为两个且相对设于所述框架主体11两侧边;所述底撑条14的数量小于单根所述卡条13上的所述卡槽131的数量,所述底撑条14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条13的卡槽131内。所述框架主体11、所述卡条13、所述底撑条14由木材或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横向弹性绳121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芯件和布料制成的外裹件组成。所述纵向弹性绳122的结构与所述横向弹性绳121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网12用于为盆栽的固定提供侧向定位和辅助支撑,使用时,可根据需求将盆栽插入任何一个弹性网12的网孔内,横向弹性绳121和纵向弹性绳122从不同的方向,限制盆栽的侧向移动,根据使用需求,弹性网12的网孔设置为小于盆栽的直径,横向弹性绳121和纵向弹性绳122均为弹性件,盆栽插入网孔内后,由横向弹性绳121和纵向弹性绳122提供弹性支撑力,利于提高限位效果。所述底撑条14用于支撑盆栽,主要起承重的作用,当所述绿化装饰墙墙板100为竖直设置时,盆栽基本垂直于绿化装饰墙墙板100设置,此时底撑条14支撑所述盆栽的侧壁下方。所述底撑条14为多根,设于所述绿化装饰墙墙板100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用于支撑不同高度上的盆栽,当某层或某个盆栽的直径较大时,可对应调大相邻底撑条14之间的间距。所述底撑条14位置调节的过程如下:通过将所述底撑条14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条13上的不同的卡槽131的位置,可实现底撑条14位置的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主体11、所述卡条13、所述底撑条14的材料的选择,利于保证结构的强度,保证能承受盆栽装入后的重量。设计所述横向弹性绳121和所述纵向弹性绳122的结构和选择其材料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内芯件,该设计用于提供固定盆栽所需的弹性力,采用布料制成的外裹件,该设计用于提高弹性网12的整体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相邻所述卡槽131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横向弹性绳121的间距。由于所述横向弹性绳121的间距为最小的相邻的盆栽之间的间距,该设计利于提高卡槽131布置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卡槽131数量,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撑条14包括撑条主体141和由所述撑条主体141的两端弯折而成的限位块142;所述撑条主体141的两端分别卡接于所述卡槽131内,所述限位块142抵接所述卡条13的外侧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142抵接所述卡条13的外侧部,用于防止所述卡条1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脱出所述卡槽131。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通过活动的底撑与弹性网组合的结构,实现盆栽的灵活固定和支撑,扩大了墙板的使用范围,能适应不同大小的盆栽,可灵活调节盆栽的位置,组成不同的主题的绿化装饰图案。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弹性网、卡条、底撑条;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状;所述弹性网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弹性网包括多根横向弹性绳和多根纵向弹性绳,多根所述横向弹性绳和多根所述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所述卡条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条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卡条为两个且相对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两侧边;所述底撑条的数量小于单根所述卡条上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所述底撑条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条的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装饰墙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弹性网、卡条、底撑条;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状;所述弹性网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弹性网包括多根横向弹性绳和多根纵向弹性绳,多根所述横向弹性绳和多根所述纵向弹性绳交叉设置成网状;所述卡条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条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卡条为两个且相对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两侧边;所述底撑条的数量小于单根所述卡条上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所述底撑条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条的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装饰墙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卡槽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穆孙敏崔智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越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