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组合物、含该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反射体用部件和光反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896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12
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具有高耐热性、低气体性,以及能够大幅抑制连续成型时的模具污渍,并且能够抑制产生流痕,该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含有82~8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12~1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聚酯树脂A、碱金属有机酸盐和碱土金属有机酸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金属有机酸盐B、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的1~13质量份的平均粒径0.05~3μm的无机填料C;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酯树脂A,包含0.000005~0.05质量份的碱金属原子和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并且,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线性低聚物的含量在1000mg/kg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酯树脂组合物、含该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反射体用部件和光反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树脂组合物、含该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反射体用部件和光反射体。
技术介绍
在构成要求高亮度外观(平滑性)和均匀反射性等的机动车用灯、其他照明设备等的部件,以及表面设置光反射层的光反射体用部件等的用途中,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滑石、云母等无机填料而赋予耐热性的强化树脂被广泛使用,但在被称为延伸部的灯部件中,不在此种强化树脂表面进行底漆处理并实施蒸镀铝工序的话,无法得到充分的聚光反射效果。近年来,虽然经常使用能够省略这种底漆处理工序的表面平滑性良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但有时耐热性不充分。此外,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收缩率大,因此,当成型品的形状复杂时,脱模性有时会受到很大损害,对成型品的设计产生限制。另一方面,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少量无机填料时,具有无需底漆处理工序、平滑性良好、收缩率得到抑制、并且耐热性更优的特征。有提出一种树脂组合物,是在如上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少量无机填料,除了平滑性、耐热性,还具有外观、耐起雾性、低模具污染性。专利文献1提出了通过特定无机填料的平均粒径和添加量、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颗粒和聚酯树脂粉末混合而实现的无底漆处理工序的耐热性良好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2提出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平均粒径1μm以下的硫酸钡而实现的耐热性良好、金属蒸镀层上不易产生问题(橘皮缺陷、白化)、外观良好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3提出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平均粒径1.5μm以下的球状无机填料、脂肪酸金属盐而实现的耐起雾性良好、表面平滑性良好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4提出了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平均粒径0.05~0.3μm以下的无机填料,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平均粒径1.5μm以下的球状无机填料、金属有机酸盐而实现的具有低气体性且高耐热性、能够大幅抑制连续成型时的模具污渍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640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8455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29287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7-483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成型品形状的外观性的提高、所需模具的镜面抛光水平的提高,在并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时,在注射速度急剧下降的地方,例如,流动末端和流动汇合之处、厚度有变化的部位,常常会产生树木年轮状纹样(以下称其为“流痕”),成为问题。这种流痕通过调整注射速度和模具温度略有改善,但有时并不充分,并且难以兼具的外观不良也可能发生。由于传统技术无法解决这一新问题,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注射速度尽可能低也不易产生流痕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人们为了抑制流痕的产生,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添加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量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可以得到具有低气体性且高耐热性、表面平滑性良好、流痕的产生得到抑制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低气体性且高耐热性、表面平滑性良好、流痕的产生可以得到抑制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含该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光反射体用部件和光反射体。解决课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如下。[1]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A含有82~8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12~1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碱金属有机酸盐和碱土金属有机酸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金属有机酸盐B、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的1~13质量份的平均粒径0.05~3μm的无机填料C;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0.000005~0.05质量份的碱金属原子和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且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在1000mg/kg以下;使用经过#16000号磨具表面抛光的镜面模具,将该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温度260℃、模具温度45℃、填充时间4.5秒以上的注射成型得到的100mm×100mm×2mmt的平板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0.70μm以下。[2]根据[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0.0005~0.05质量份的所述碱金属原子和所述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3]根据[1]或[2]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有机酸盐B的金属种类为选自锂、钠、钾、钙、镁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有机酸盐B为选自乙酸锂、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钙、乙酸镁、苯甲酸锂、苯甲酸钠和苯甲酸钾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无机填料C为选自碳酸钙、二氧化硅、高岭土和硫酸钡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6]一种光反射体用部件,其包含[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7]一种光反射体,其在[6]所述的光反射体用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有光反射金属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低气体性且高耐热性、表面平滑性良好、可以抑制流痕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述本专利技术。[聚酯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包含聚酯树脂A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聚酯树脂A含有82~88质量%(82质量%以上88质量%以下,本说明书中,用“~”表示数值范围时,该范围为包含上限和下限数值的范围)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12~1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碱金属有机酸盐和碱土金属有机酸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金属有机酸盐B,和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酯树脂A的1~13质量份的平均粒径0.05~3μm的无机填料C。进一步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酯树脂A,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0.000005~0.05质量份的碱金属原子和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进一步地,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在1000mg/kg以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金属有机酸盐B,从而可抑制成型中的脱气[四氢呋喃(以下,也称为“THF”)等]的产生,抑制组合物中所含的环状低聚物和线性低聚物通过T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酯树脂A、碱金属有机酸盐和碱土金属有机酸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金属有机酸盐B,以及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的1~13质量份的平均粒径0.05~3μm的无机填料C;/n所述聚酯树脂A含有82~8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12~1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n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0.000005~0.05质量份的碱金属原子和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且,/n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在1000mg/kg以下,/n使用经过#16000号磨具表面抛光的镜面模具,将该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温度260℃、模具温度45℃、填充时间4.5秒以上的注射成型得到的100mm×100mm×2mmt的平板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0.70μm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6 JP 2018-0582921.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酯树脂A、碱金属有机酸盐和碱土金属有机酸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金属有机酸盐B,以及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的1~13质量份的平均粒径0.05~3μm的无机填料C;
所述聚酯树脂A含有82~8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和12~18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酯树脂A,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0.000005~0.05质量份的碱金属原子和碱土金属原子中的任一方或两方,且,
所述聚酯树脂组合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线性低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性低聚物的含量在1000mg/kg以下,
使用经过#16000号磨具表面抛光的镜面模具,将该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温度260℃、模具温度45℃、填充时间4.5秒以上的注射成型得到的100mm×100mm×2mmt的平板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在0.70μm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香织清水隆浩下拂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