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IP不可达场景下实现网元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元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在IP不可达场景下实现网元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运营商对传输网管(控制器)集中化、云化的部署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集中化、云化网管不断可以方便设备维护,同时也可以节省服务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通常集中化、云化网管一般都部署在省中心机房,各地市不再部署网管服务器,这样各地市设备就不能直接接入网管,中间需要通过外部DCN连接再上省中心网管,为了传输网络的安全,参见图1所示,一般传输设备网络都不会与外部DCN互通路由,这样就导致通常只有接入DCN的网关网元(首站)站点能直接与网管或者控制器通信,非网关网元站点就不能直接与网管或者控制器通信,通常为了达到网管(控制器)与非网关网元直接通信的目的,需要采用各种隧道技术或者添加静态路由来达到目的,尤其是在工程开通初期这些配置都需要下站处理,即便有时候配置下发到位了,也可能因为其他的其他原因导致还是无法通信,如果没有其他通信手段,问题定位与诊断也是极其不方便的,这样给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IP不可达场景下实现网元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网关网元通过LLDP协议获取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MAC及设备名称,并发送至网管;/n网管向网关网元申请SSH转发隧道,网关网元收到网管发来的转发隧道的申请时,解析出目的IP及目的端口,向非网关网元发起TCP连接;/n网管通过SSH转发隧道向网关网元下发配置数据,网关网元通过TCP连接转发至非网关网元,非网关网元收到配置数据后从目的端口返回处理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IP不可达场景下实现网元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网关网元通过LLDP协议获取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MAC及设备名称,并发送至网管;
网管向网关网元申请SSH转发隧道,网关网元收到网管发来的转发隧道的申请时,解析出目的IP及目的端口,向非网关网元发起TCP连接;
网管通过SSH转发隧道向网关网元下发配置数据,网关网元通过TCP连接转发至非网关网元,非网关网元收到配置数据后从目的端口返回处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关网元通过LLDP协议获取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MAC及设备名称,并发送至网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网关网元、非网关网元启动后分别创建管理接口;
网关网元、非网关网元分别在管理接口上使能LLDP协议;
非网关网元通过LLDP协议向网关网元发送自身的管理IP、MAC及设备名称;
网关网元通过LLDP协议收到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MAC及设备名称;
网关网元将收到的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及MAC地址,与之前通过LLDP收到的其他相邻网元的管理IP及MAC地址进行比较,若MAC是新增的或对应的IP不一致,则更新相邻网元管理IP及MAC对应表;并将该管理IP及MAC、设备名称推送给网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管向网关网元申请SSH转发隧道,网关网元收到网管发来的转发隧道的申请时,解析出目的IP及目的端口,向非网关网元发起TCP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网管向网关网元发起用户认证;
网管向网关网元申请SSH转发隧道,该转发隧道的目的IP为非网关网元的管理IP,目的端口为非网关网元的APP应用的端口;
网关网元收到网管发来的转发隧道的申请时,解析出目的IP及目的端口,向非网关网元发起TCP连接,该TCP连接的目的IP即为非网关网元管理IP,目的端口即为非网关网元的APP应用的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管通过SSH转发隧道向网关网元下发配置数据,网关网元通过TCP连接转发至非网关网元,非网关网元收到配置数据后从目的端口返回处理结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网管配置某一闲置的本地端口用于接收配置数据,并对该本地端口建立监听;
网管根据收到的非网关网元的设备名称,选择匹配的YANG模型配置,向该本地端口发送YANG模型配置;
网管监听到该本地端口收到YANG模型配置时,通过已经建立的SSH转发隧道将YANG模型配置发至网关网元;
网关网元收到SSH转发隧道的数据时,通过TCP连接至非网关网元管理IP的目的端口并发送至非网关网元;
非网关网元从目的端口收到YANG模型配置,进行配置处理,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细苟,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