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置到装置用户识别模块共享方法和相关联的装置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62/845411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于2020年2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16/796857的美国申请的权益,并且该临时申请以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具体地涉及装置到装置用户识别模块(SIM)共享方法和相关联的装置。
技术介绍
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CPE)是位于客户驻地(物理位置)的装置,并且通常经由电力线缆连接到电源插座。CPE可以用作无线保真(Wi-Fi)热点装置,用于将高速蜂窝电话网络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例如,CPE与第四代蜂窝技术(4G)网络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并将4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以充当Wi-Fi热点服务。对于另一示例,CPE与第五代蜂窝技术(5G)网络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并将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以充当Wi-Fi热点服务。为了与4G/5G网络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典型的CPE需要在其中安装物理用户识别模块(SIM)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户终端设备,包括:/n控制电路,配置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客户终端设备上启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功能;/n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以及/n无线通信电路,配置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被布置成经由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与蜂窝电话网络建立第一无线通信链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9 US 62/845,411;20200220 US 16/796,8571.一种客户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电路,配置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客户终端设备上启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功能;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以及
无线通信电路,配置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被布置成经由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与蜂窝电话网络建立第一无线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电话网络是第五代蜂窝技术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安装有物理用户识别模块的电子装置建立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并且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与所述电子装置执行数据交换,以便从所述电子装置获得所述物理用户识别模块的数据;并且根据所述物理用户识别模块的所述数据来配置所述虚拟用户识别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是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是蜂窝电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是无线保真链路或蓝牙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经由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将语音呼叫中继到所述电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配置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电子装置建立第三无线通信链路,并且经由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链路将语音呼叫中继到所述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链路遵循不同的无线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三通信链路中的一个是无线保真链路,并且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三通信链路中的另一个是蓝牙链路。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控制电路,配置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电子装置上启用虚拟用户识别模块功能;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以及
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伦,杨惠菁,许铭佩,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