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厚余专利>正文

共食清洁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8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共食清洁筷,通过进餐者进餐时,自己手腕角度不断的变化,达到了伸手挟取菜肴和挟送菜肴入口不是同一个筷头的目的。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使用传统筷子共食不卫生的状况,把传统的筷子稍加改制插入一装置中即成,所以该清洁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食清洁筷,属于为共食者提供实现挟取食物和入口不是同一个筷头的清洁卫生餐具。本专利技术与餐具--筷子有关。长期以来,人们需要一种新式筷子,希望进餐时用的这一双筷子,挟取菜肴入口后的筷头,不再去共食的碗、碟、盆内挟取菜肴,以改变共食不卫生的状况。但是过去只能靠共食者每人两双筷子,一双用于入口进食,一双用于从共食的餐具中挟取菜肴来实现这一要求。这样虽然做到了清洁卫生,但两双筷子在手中换来换去,太麻烦,很不方便,进餐者不习惯,易疏忽,很难坚持下去。而千百年来人们喜欢在一起共食,尤其逢假节日和大小宴会进行欢聚,如果分食,似乎就有不太礼貌和不能尽其欢的感觉。现有的各种筷子都不能解决共食不卫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筷子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主要由取食筷头(1′)和(1″)、入口筷头(2′)和(2″)、以及一个传动机构组合而成。传动机构包括推拉杆(3)、长度调节器(4)、手腕调节弹性带(5)、横推拉杆(6)组成。推拉杆(3)一端与入口筷头(2″)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手腕调节弹性带(5)相连接。其间连接一个能调节其长度的长度调节器(4)。横推拉杆(6)连接两根入口筷头(2′)和(2″)。取食筷头(1′)、(1″)规格尺寸完全相同,直径5MM左右,总长度270MM左右,手握的一段长度120MM左右,取食的一段长度150MM左右,这一段最好一样粗,不要推拔,必须挺直、光滑,分别与入口筷头(2′)和(2″)有较好的活动配合,不宜间隙太大,必须活动灵活。入口筷头(2′)和(2″)分别在取食筷头(1′)和(1″)外面作往复运动。取食筷头(1′)和(1″)分别为入口筷头(2′)和(2″)的导轴。40MM左右长度的取食端略细于入口筷头(2′)、(2″)的孔径,这样当入口筷头在取食筷头外面作往复运动时,取食筷头就不会接触入口筷头的端部,从而保持了取食筷头的清洁卫生。另外最好把用于取食的40MM左右长度的取食筷头(1′)和(1″)的顶部做成花键轴式样(以不能划伤皮肤为准),这样便于挟取园滑的食物(如豆、整体的禽蛋之类)。入口筷头和取食筷头套装配合,最好采用不相对应的形状配合方式。例如取食筷头制成六角形杆状,入口筷头制成薄壁元管形,这样把入口筷头套装在取食筷头上面使用较好,因摩擦面少,轻便灵活。取食筷头(1′)、(1″)可以预先插入装配在入口筷头(2′)、(2″)内,也可以使用时分别插入,且允许互换。二根入口筷头(2′)和(2″)均是薄壁管状,二管内形状和外径完全相同,长度(2′)90MM左右,(2″)87MM左右,分别套装在二根取食筷头(1′)、(1″)的外面。因为当挟取菜肴入口时,相对张开的只是取食筷头(1′),所以当入口筷头(2″)不向取食筷头(1″)手握段运动时,由于取食筷头(1′)张开,入口筷头(2′)在横推拉杆(3)的拉动下仍继续向取食筷头(1′)的手握段运动,为达到入口筷头(2′)和(2″)在挟取菜肴入口时端部比较整齐,易于挟持,所以把(2′)做的比(2″)长一点。二根入口筷头的一端都有一个球形活动接头的小球体。其中入口筷头(2″)的小球体和推拉杆(3)一端的小球形凹窝配合,形成球形活动接头。(2″)一侧还固定一根长约50MM一端有个小孔的小轴,这个小轴和横推拉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根入口筷头(2′)的小球体和横推拉杆(6)一端的小球形凹窝配合成球形活动接头。推拉杆(3)长度175MM左右,直径2MM左右,两端交链节上各有一个小球形凹窝分别和入口筷头(2″)上的小球体和手腕调节弹性带(5)上的小球体配合成球形活动接头。中部和具有正反丝扣的长度调节器(4)旋接。也可以用两根推拉杆分别连接两根入口筷头(2′)、(2″),亦可以制成牵引索,一端连接入口筷头,一端连接在餐桌或进餐者上身某一点上,也可以连接在进餐者用的碗、碟上。手腕调节弹性带(5)也可以做成弹性手腕卡具,在其上面装置一个小球体,和推拉杆(3)一端配合成球形活动接头。手腕调节弹性带也可以做成没有弹性的手腕带,固定于手腕的方法可采用弹性、固定搭扣或活络搭扣均可。手腕调节弹性带还起着调节入口筷头在取食筷头上往复运动幅度大小和适宜的位置的作用。长度调节器(4),长30MM左右,直径5MM左右,一端是母正丝,一端是母反丝,起连接推拉杆(3)和调整推拉杆(3)长度的作用。推拉杆长度因长度调节器的调节,伸长或缩短,把入口筷头在取食筷头上的往复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横推拉杆(6),长度50MM左右,直径2MM左右,一端有一个小球形凹窝,和入口筷头(2′)上的小球体配合成球形活动接头,另一端有一小孔和入口筷头(2″)上的小杆活动连接,起着当入口筷头(2″)在取食筷头(1″)上往复运动时带动入口筷头(2′)同步运动。要使两入口筷头在取食筷头上面作同步往复运动,还可以采取在入口筷头上面设置小孔,把横推拉杆穿插其间等形式。这种共食清洁筷的取食筷头(1′)、(1″)入口筷头(2′)、(2″)推拉杆(3)、长度调节器(4)、手腕调节弹性带(5)、横推拉杆(6),都可以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例如用塑料、尼龙、竹、木等。用金属材料制造最好电镀。取食筷头最好用竹、木材料制造,价格低廉。这种共食清洁筷的上述所有器件,都可以制成元形、方形、多边形等杆状。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在人际间互相传染,从而结束了千百年来亿万人共食不卫生的历史,人人皆需,用量极大,在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方面将具有很大的意义。附附图说明图1是共食清洁筷伸手挟取菜肴时状态图附图2是共食清洁筷挟送菜肴入口时状态图附图序号说明1′表示第一根取食筷头1″表示第二根取食筷头2′表示第一根入口筷头2″表示第二根入口筷头3表示推拉杆4表示长度调节器5表示手腕调节弹性带6表示横推拉杆一种共食清洁筷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利用进餐者在用筷子挟取菜肴和入口进食时,手腕角度必然变化的现象,在入口筷头(2″)和手腕调节弹性带(5)之间,用推拉杆(3)连接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推拉杆、取食筷头(一段)、手腕部就成了三角形的三条边,进餐者用筷吃饭时,手腕角度不断发生大小的变化,必然促成手、腕部这一条边不断前后弯曲,形成伸长和缩短,致使已构成的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大小不断变化,而作为三角形一条边的推拉杆(3)长度始终不变,所以入口筷头(2″)必然在取食筷头(1″)上作往复运动。又由于两入口筷头(2′)和(2″)之间有横推拉杆(6)活动连接,所以当入口筷头(2″),在取食筷头(1″)上作往复运动时,必然带动入口筷头(2′)在取食筷头(1′)上也作往复运动,并且两入口筷头(2′)和(2″)运动同步。当进餐者伸手或胳膊用筷子挟取菜肴时,入口筷头(2′)、(2″)顺着取食筷头(1′)、(1″)向手的方向运动,露出了取食筷头(1′)、(1″),挟取较近前的菜肴时也要露出40MM左右,越是挟取较远的菜肴,露出的取食筷头(1′)、(1″)就越长、与此同时进餐者用手指拨开两根取食筷头间的距离,当并扰时就挟取了菜肴,随后进餐者为了把挟取的菜肴送入口内必然要弯曲手腕,此时构成的三角形又发生了角度的变化,在菜肴送往口中的途中,入口筷头(2′)、(2″)顺着取食筷头(1′)、(1″)向取食筷头端运动,形成了对菜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食清洁筷,其特征是:由两根取食筷头(1')和(1")两根入口筷头(2')和(2")及一个传动机构组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食清洁筷,其特征是由两根取食筷头(1′)和(1″)、两根入口筷头(2′)和(2″)及一个传动机构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食清洁筷。其特征是其传动机构由一端与入口筷头(2″)相连接、另一端与手腕调节弹性带(5)相连接的推拉杆(3)和连接推拉杆(3)的长度调节器(4)以及连接两根入口筷头(2′)和(2″)的横推拉杆(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食清洁筷。其特征是两根入口筷头(2′)和(2″)分别与两根取食筷头(1′)和(1″)配合,入口筷头(2′)和(2″)分别在取食筷头(1′)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厚余冯本锋
申请(专利权)人:姚厚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