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安全的混合加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安全的混合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市场发展迅速,终端数量剧增,安全隐患大,物联网产业链中安全环节占比低。物联网业务深入多个行业,全方位影响人民生活,相应的安全问题也将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包括生命和财产安全。物联网安全指物联网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物联网系统可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物联网服务不中断。物联网安全包括一切解决或者缓解物联网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威胁的技术手段或者管理手段,也包括这些安全威胁本身以及相关的活动。物联网安全威胁和物联网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含义最基本的表现。目前,物联网节点中还存在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安全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加密方法由ECC加密算法与D-H秘钥交换算法相结合,步骤如下:/nS1、生成ECC公钥和私钥:应用安全套接层密码库OpenSLL,先通过API函数得到并选择OpenSLL中的一种椭圆曲线;再根据选择的椭圆曲线生成密钥参数g,根据获取的密钥参数g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nS2、ECC签名以及签名验证:用OpenSLL中的ECSSA_sign()函数完成数据签名功能,在OpenSLL中利用ECSSA_verify()函数完成对应数据签名的验证,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修改;/nS3、共享会话密钥的生成:通过D-H秘钥交换算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安全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加密方法由ECC加密算法与D-H秘钥交换算法相结合,步骤如下:
S1、生成ECC公钥和私钥:应用安全套接层密码库OpenSLL,先通过API函数得到并选择OpenSLL中的一种椭圆曲线;再根据选择的椭圆曲线生成密钥参数g,根据获取的密钥参数g生成对应的公钥和私钥;
S2、ECC签名以及签名验证:用OpenSLL中的ECSSA_sign()函数完成数据签名功能,在OpenSLL中利用ECSSA_verify()函数完成对应数据签名的验证,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修改;
S3、共享会话密钥的生成:通过D-H秘钥交换算法,获取对方的公钥数据,在两节点处生成各自的会话密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密钥参数g包含了选择的椭圆的基本参数,包括椭圆曲线的名字、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获取的密钥参数g生成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承山,宗文杰,孙宁,毛伟民,王彭辉,赵贤,茹清晨,蒋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