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带无源二倍频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倍频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宽带无源二倍频器。
技术介绍
宽带、低倍频损耗是对实用化的微波二倍频器的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通常采用双平衡式的无源倍频电路。在双平衡式的无源倍频电路设计中,现有技术有采用余弦渐变方式实现输入输出微带巴伦的方法,但该方法设计的输入输出微带巴伦的体积较大;现有技术中也有螺旋巴伦结构的设计,此设计方法实现的二倍频器体积虽小,但倍频效率较低,工作频率带宽较窄。因此,如何实现一种超宽带、低倍频损耗、体积小的二倍频器成为本领域人员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带无源二倍频器,该宽带无源二倍频器体积小、倍频损耗低、工作频率带宽较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带无源二倍频器,该宽带无源二倍频器包括:双面微波电路板、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输入短路线、二极管桥堆、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一输出短路线以及第二输出短路线;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和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带无源二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微波电路板、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输入短路线、二极管桥堆、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一输出短路线以及第二输出短路线;/n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和所述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正面,所述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和所述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反面,所述二极管桥堆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预设开窗位置,贯穿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n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为宽带无源二倍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无源二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微波电路板、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输入短路线、二极管桥堆、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第一输出短路线以及第二输出短路线;
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和所述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正面,所述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和所述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反面,所述二极管桥堆设置在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的预设开窗位置,贯穿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
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为宽带无源二倍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为宽带无源二倍频器的输出端;
所述输入短路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一端连接;或所述输入短路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短路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短路线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桥堆的第四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源二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输入射频绝缘子、输出射频绝缘子;
所述双面微波电路板、所述输入射频绝缘子、所述输出射频绝缘子烧结在所述盒体上,所述输入射频绝缘子与第二输入悬置微带线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输出射频绝缘子与所述第二输出悬置微带线的第二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无源二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SMA接头和第二SMA接头;
所述第一SMA接头与所述输入射频绝缘子连接,所述第二SMA接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彬,要志宏,王朋,张越成,汤晓东,祁飞,宋雁鹏,杜渐,赵永兴,赵灿,李康禾,王星,于凯,杨会娟,林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