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73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7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U形环槽,下壳体上设置有环形倾插脚,U形环槽与环形倾插脚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在固定时通过环形倾插脚挤压密封件,密封件通过环形倾插脚的挤压密封贴合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环形倾插脚对U形环槽内的密封件进行挤压作用,可有效地填堵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在装配时所形成的一切缝隙,以完全防止水汽或水分进入上壳体、下壳体的内部,同时由于环形倾插脚的倾插作用,能分散密封件在挤压形变时所产生的反弹应力,提高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装配稳牢性,延长电源适配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9890163A于2019年6月14日公开一种凹凸互吻防水装置,它包括具有内腔电源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源壳体两端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接头,所述电源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所述接头的接线接口,所述接线接口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接头上凸伸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将所述接头固定设置于所述接线接口上,所述接头与所述接线接口之间还涂抹填充有防水胶水。据称,该凹凸互吻防水装置通过电源壳体的接线接口以及导线的接头设置的相互吻合凹凸结构,并在凹凸结构连接之间间隙上填充的防水胶水,采用凹槽与凸块的阻挡水汽或水分不会直接通过接线接口进入电源壳体的内部,大大提高电源的防水性能,也相应提高电源的安全性;但是,下壳体与上壳体只通过打胶水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松脱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下壳体与上壳体装配时又必须等待胶水凝结后才能移动,否则会影响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装配吻合度,导致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上设置有U形环槽,下壳体上设置有环形倾插脚,U形环槽与环形倾插脚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在固定时通过环形倾插脚挤压密封件,密封件通过环形倾插脚的挤压密封贴合在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上。所述密封件呈圆环形、且其尺寸与U形环槽的槽内尺寸相当;所述的环形倾插脚插设在U形环槽上、且在插设时挤压密封件,密封件在挤压时产生形变、且密封作用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的缝隙上。所述环形倾插脚一侧呈垂直设置、且与U形环槽一侧相互依靠,环形倾插脚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且与U形环槽另一侧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倾插脚底部与U形环槽底部相互依靠或间隙配合;所述的环形倾插脚插设在U形环槽内、且挤压密封件朝环形倾插脚与U形环槽的间隙处活动并产生形变,密封件在形变时密封作用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的缝隙上、以及U形环槽与环形倾插脚之间形成的间隙上。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接、和/或熔接、和/或粘贴、和/或紧固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卡扣部,下壳体上设置有卡扣配合部;所述的上壳体通过卡扣部与下壳体的卡扣配合部相互固定卡接。所述卡扣部为卡扣孔、且位于U形环槽内侧;所述的卡扣配合部为卡扣位于环形倾插脚内侧;所述的下壳体通过卡扣定位卡接在上壳体的卡扣孔上。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依靠部,下壳体上设置有下依靠部,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上依靠部、下依靠部过盈式相互嵌接;所述的上依靠部与下依靠部之间在上、下壳体嵌接后通过超声波相互熔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开口,上依靠部朝上壳体的上开口内侧或外侧倾斜、且形成倾斜角度b;所述的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开口,下依靠部朝下壳体的下开口内侧或外侧倾斜、且形成倾斜角度a;所述的倾斜角度a与倾斜角度b相同。所述上壳体外侧还设置有上定位台阶,下壳体外侧还设置有下定位台阶;所述的上壳体在固定时通过上定位台阶定位在下壳体的下定位台阶上。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上壳体通过卡接、和/或熔接、和/或粘贴、和/或紧固件任意一种方式与下壳体相互固定连接,以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稳定装配,从而简化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利用环形倾插脚对U形环槽内的密封件进行挤压作用,密封件挤压后产生形变,可密封贴合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U形环槽与环形倾插脚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而有效地填堵了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在装配时所形成的一切缝隙,以完全防止水汽或水分进入上壳体、下壳体的内部,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也相应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源适配器防水难的技术问题。由于环形倾插脚的倾插作用,能驱动密封件在U形环槽内作一定的活动,使密封件向一侧产生反弹的密封力,从而部分分散了密封件在挤压形变时所产生的反弹应力,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只利用平面作用密封件,造成密封件无法活动、且产生较大的反弹应力,导致上壳体和下壳体装配时容易出现撑开或开裂,装配不牢固、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提高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装配稳牢性,延长电源适配器的使用寿命。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牢固、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等特点,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本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设置有U形环槽3,下壳体2上设置有环形倾插脚4,U形环槽3与环形倾插脚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1在固定时通过环形倾插脚4挤压密封件5,密封件5通过环形倾插脚4的挤压密封贴合在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间隙上。利用环形倾插脚4对U形环槽3内的密封件5进行挤压作用,密封件5挤压后产生形变,可密封贴合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U形环槽3与环形倾插脚4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而有效地填堵了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在装配时所形成的一切缝隙,以完全防止水汽或水分进入上壳体1、下壳体2的内部,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也相应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源适配器防水难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环形倾插脚4的倾斜设置,其作用密封件5时,能驱动密封件5朝一方向形变移动、且密封作用在U形环槽3的一侧,从而保证密封件5在装配后不会出现任何的位移问题,以提高密封件5的密封效果。上述的密封件5呈圆环形、且由具有一定弹性或塑料材料制成,其尺寸与U形环槽3的槽内尺寸相当。该密封件5可使用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防水密封圈进行使用,同时其尺寸与U形环槽3的槽内尺寸相当,在装配时,密封件5可直接放置在U形环槽3内,随后通过环形倾插脚4的挤压即可完成密封件5的装配,因此密封件5可以达到简单、快捷、方便、高效、可靠的装配效果。环形倾插脚4插设在U形环槽3上、且在插设时挤压密封件5,密封件5在挤压时产生形变、且密封作用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缝隙上。当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采用密封件5进行缝隙密封时,由于密封件5在压缩时会产生一定的反弹应力,上壳体1与下壳体2会因为密封件5的反弹力会出现撑开或开裂问题,造成上壳体1与下壳体2装配困难或装配后容易松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设置有U形环槽(3),下壳体(2)上设置有环形倾插脚(4),U形环槽(3)与环形倾插脚(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n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1)在固定时通过环形倾插脚(4)挤压密封件(5),密封件(5)通过环形倾插脚(4)的挤压密封贴合在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间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上设置有U形环槽(3),下壳体(2)上设置有环形倾插脚(4),U形环槽(3)与环形倾插脚(4)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
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1)在固定时通过环形倾插脚(4)挤压密封件(5),密封件(5)通过环形倾插脚(4)的挤压密封贴合在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间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呈圆环形、且其尺寸与U形环槽(3)的槽内尺寸相当;所述的环形倾插脚(4)插设在U形环槽(3)上、且在插设时挤压密封件(5),密封件(5)在挤压时产生形变、且密封作用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缝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倾插脚(4)一侧呈垂直设置、且与U形环槽(3)一侧相互依靠,环形倾插脚(4)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且与U形环槽(3)另一侧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倾插脚(4)底部与U形环槽(3)底部相互依靠或间隙配合;所述的环形倾插脚(4)插设在U形环槽(3)内、且挤压密封件(5)朝环形倾插脚(4)与U形环槽(3)的间隙处活动并产生形变,密封件(5)在形变时密封作用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的缝隙上、以及U形环槽(3)与环形倾插脚(4)之间形成的间隙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电源适配器的防水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通过卡接、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冠宇达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