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数据传输的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配变数据来源于GIS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销系统。其中,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销系统数据分别经过准实时数据平台和主数据平台处理后发送到主站,但经数据转发后配网自动化主站获取数据有较长的延时,无法满足配电网实时故障定位和电力快速恢复的要求。故本文提出配变监测终端向计量主站和配网自动化主站双主站直送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传送,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由计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再将数据转发至海量数据平台或其他的数据运营中心,配网自动化主站只能从海量数据平台或者数据运营中心取得配变的运行数据。但是经海量数据平台的转发,数据延时超过1小时,因此不能满足供电局生产和电网调度对实时配电网故障定位、配电网维护、电力快速恢复以及配电数据分析等服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分别构建低压配电网内配变监测终端(100)与配网自动化主站(200)、计量自动化主站(300)的通信网络;/n利用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采集所述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数据;/n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将所述运行数据传输给配网自动化主站(200),并将所述运行数据传输至计量自动化主站(300);/n验证端(400)判断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上传的所述运行数据是否完整,并将验证信息存储于可信第三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构建低压配电网内配变监测终端(100)与配网自动化主站(200)、计量自动化主站(300)的通信网络;
利用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采集所述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数据;
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将所述运行数据传输给配网自动化主站(200),并将所述运行数据传输至计量自动化主站(300);
验证端(400)判断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上传的所述运行数据是否完整,并将验证信息存储于可信第三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配变监测终端(100)与配网自动化主站(200)的通信网络包括以下步骤,
骨干层采用光纤通信、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采用环型组网;
接入层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无线专网混合组网;
核心供电区的配电终端通过所述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设备接通接入层;
其它区域的配电终端通过无线接口与接入层的基站互联,所述接入层与所述骨干层之间通过光纤通信专网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层还包括,
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和无线专网混合组网,核心供电区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通信的光线路终端设备置于配网子站房内,光网络单元置于终端检测设备附近或与其集成,其他区域通过无线接口与所述接入层的基站互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配网自动化主站(200)的通信网络还包括通信子站,
所述通信子站负责汇聚所述接入层的各个通信终端的数据信息帧,并将其重组后转换为所述骨干层传输的数据,为完成传输数据所必要的控制功能、错误检测和同步、路由选择、传输安全功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配电网双主站数据直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层和所述核心层包括,
所述汇聚层作为多台接入层设备的汇聚点,其多点接入所述核心层,采用环形结构完成所述核心层上传输设备组网的搭建,并处理来自所述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数据;
所述核心层网络是完成数据高速交换的主要部分,通过与地区核心路由器连接,传输设备提供所有流量的高速交换和汇聚,进行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所述通信主站通过所述核心层获取数据直接由公网提供商的专线将数据送到配网自动化主站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雷,冯义,姬源,田昕泽,徐长宝,张腾飞,徐宏伟,曾青毅,万会江,晋斌,凌宗洋,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