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6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多个透明导电图案、多个金属导电图案、多个第一接垫、多个第二接垫以及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这些第一信号线设置于基板上。多个透明导电图案彼此分离且分布于基板。多个金属导电图案与这些透明导电图案交替排列于基板上。这些金属导电图案电性连接于这些透明导电图案之间。这些第一接垫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一信号线。这些第二接垫电性连接这些透明导电图案。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各自与这些第一接垫的其中一者以及这些第二接垫的其中一者电性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演进,更多元的视觉体验已改变人们对于信息取得的方式。举凡商场的广告与服务信息、交通站点的动态信息、自动贩卖机的商品展示与信息呈现、或者是行车间的交通信息显示等,显示器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更多元化的使用方式,例如更为直觉的信息呈现以及沉浸式的视觉体验,透明显示器已成为相关厂商的开发重点。一般而言,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显示像素是由至少一个微型发光二极管所形成。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各自的一个电极是通过在显示区内延伸的共电极而彼此电性连接以具有共同电位。目前在共电极的制作上,大都会选择介于4.5eV至5.3eV的高功函数、性质稳定且高光穿透率的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作为电极材料。然而,电路基板上的线路与组件因不耐高温,使得这类的共电极无法进行高温的退火(annealing)程序,导致共电极的透光度与导电率无法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n多个透明导电图案,彼此分离且分布于所述基板;/n多个金属导电图案,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交替排列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多个金属导电图案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之间;/n多个第一接垫,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n多个第二接垫,电性连接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以及/n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各自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垫的其中一者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垫的其中一者电性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0 US 62/992,1681.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多个透明导电图案,彼此分离且分布于所述基板;
多个金属导电图案,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交替排列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多个金属导电图案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之间;
多个第一接垫,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
多个第二接垫,电性连接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以及
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各自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垫的其中一者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垫的其中一者电性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于多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之间,且不重叠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接垫与所述多个金属导电图案的其中一者电性连接或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图案与所述金属导电图案之间,所述绝缘层具有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位于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图案之间,且所述多个金属导电图案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多个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胤恩廖冠咏
申请(专利权)人: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