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石坝筑坝材料力学特性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土石坝心墙与岸坡接触面的变形-渗流耦合特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心墙土石坝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墙防渗体的渗透破坏。心墙防渗体与岸坡的接触面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已有的土石坝突然渗漏或溃坝案例中,渗透破坏基本都发生在心墙防渗体与岸坡的接触面处。心墙防渗体与岸坡的接触面存在相互正交的高渗水压力-大变形-一定正应力的联合作用,这种作用是否会因渗水压力、变形而产生薄弱面,甚至发生渗透破坏,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试验手段限制,心墙防渗体与岸坡接触面的抗渗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一类试验装置不能考虑心墙防渗体与岸坡的相对变形,另一类试验装置的变形-渗流条件不能反映坝体实际工作状态,而且不能进行最大粒径接近60mm的原级配砾石土试验,绝大部分现有试验装置存在尺寸小、压力低、变形有限等不足,导致试验数据准确性较低,参考意义不大,亟需一种能够准确模拟土石坝心墙与岸坡接触面之间实际的变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和可拆卸连接于底板(3)上的缸体(1),所述缸体(1)的顶端可调节密封连接有顶盖(2),所述缸体(1)、顶盖(2)和底板(3)合围成试验腔(4),所述试验腔(4)包括原级配土样腔(41)和密封设置于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外围的压力腔(42),所述压力腔(42)通过压力腔加压通道(15)与第一水压力源连接;/n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与所述压力腔(42)通过弹性密封层(5)隔开,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轴(6),所述混凝土轴(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2)和所述底板(3)上,所述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和可拆卸连接于底板(3)上的缸体(1),所述缸体(1)的顶端可调节密封连接有顶盖(2),所述缸体(1)、顶盖(2)和底板(3)合围成试验腔(4),所述试验腔(4)包括原级配土样腔(41)和密封设置于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外围的压力腔(42),所述压力腔(42)通过压力腔加压通道(15)与第一水压力源连接;
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与所述压力腔(42)通过弹性密封层(5)隔开,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中部设置有混凝土轴(6),所述混凝土轴(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2)和所述底板(3)上,所述混凝土轴(6)通过卧式皮带传动装置(7)与设置有多级减速机的电机(8)连接,所述电机(8)与转速调节器连接;
所述底板(3)邻近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一侧连接有下透水板(9),所述顶盖(2)邻近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一侧连接有上透水板(10),所述下透水板(9)通过渗水压力通道(11)与第二水压力源连接,所述上透水板(9)上连接有出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通过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可调节支撑机构(13)支撑于所述底板(3)上,所述可调节支撑机构(13)包括支撑螺杆(131),所述支撑螺杆(131)的底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3)上,所述支撑螺杆(131)的顶端穿出所述顶盖(2)并依次与密封螺母(133)和锁紧螺母(134)连接,在所述底板(3)与所述顶盖(2)之间的所述支撑螺杆(131)上连接有定位螺母(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轴(6)包括转轴(61)和固定于转轴(61)中部的混凝土管(62),所述混凝土管(62)轴向长度不小于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层(5)为橡皮膜,所述橡皮膜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下透水板(9)和所述上透水板(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接触面渗流耦合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水板(10)和所述下透水板(9)均包括储水腔和匀水板,所述匀水板上密集分布有连通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原级配土样腔(41)的透水孔,所述渗水压力通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刚,湛正刚,张茵琪,卢吉,杨家修,张延亿,曹学兴,范福平,张幸幸,程瑞林,温彦锋,冯珺,敬庆文,杨立伟,于沭,陈辉,田继雪,殷旗,边京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