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23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包括A型导弹、前B型导弹模块、后B型导弹模块、推举展开机构、联装架上架以及联装架底架;所述联装架上架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上方,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的内部,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前部,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安装在联装架上架的后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混装的两型导弹长短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将较短的B型导弹与较长的A型导弹上下联装,且在运输状态下将多个B型导弹模块进行前后装载,充分利用空间,降低发射装置的高度,在发射状态下通过改变结构进行展开,保证导弹目标瞄准及尾焰喷射无遮挡,实现大小导弹高密度混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
技术介绍
导弹联装机构,主要由联装架、锁紧机构、定位机构组成,用于导弹的模块化联装,实现向发射装置的快速装填。导弹联装机构在发射装置行军时处于撤收状态,便于运输,作战时转为展开状态,完成发射任务。因为导弹发射需要无遮挡地瞄准目标,同时要求尾焰不能对弹后设备造成喷射伤害,因此,现有的导弹多联装机构多为上下或者左右联装。但是对于长短差异较大的导弹进行共架混装,为保证目标瞄准无遮挡、尾焰喷射无伤害,仅仅做到上下或者左右联装,空间利用率不高,载弹量不多,也不利于降低发射装置的高度、转动惯量。专利文献CN209726927U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换舱方法及换舱车体组合结构,解决传统式装甲运输车或步兵战车在功能上难以实现作战与运输并行的功能,该装甲车辆换舱方法,将整体装甲车车体载员舱进行分离,形成分离的载员舱和车体,底盘根据需求安装导弹舱或者载员舱;该装甲车辆换舱车体组合结构,包括车体、载员舱、导弹舱;导弹舱与载员舱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型导弹、B型导弹、推举展开机构(1)、联装架上架(2)以及联装架底架(3);/n所述A型导弹的长度大于B型导弹的长度;/n所述B型导弹包括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n所述联装架上架(2)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上方;/n所述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内部,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前部,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后部;/n所述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动作并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型导弹、B型导弹、推举展开机构(1)、联装架上架(2)以及联装架底架(3);
所述A型导弹的长度大于B型导弹的长度;
所述B型导弹包括前B型导弹模块以及后B型导弹模块;
所述联装架上架(2)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上方;
所述A型导弹安装在联装架底架(3)的内部,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前部,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通过推举展开机构(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后部;
所述共架机构能够在运输状态和发射状态之间切换,当共架机构从运输状态向发射状态切换时,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动作并将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后部的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装架上架(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销,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运输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的多个第一定位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B型导弹模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销(18),在发射状态下,所述后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一定位孔匹配套装在前B型导弹模块上的多个第二定位销(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举展开机构(1)包括两个展开机构;
所述两个展开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的两侧,所述展开机构包括作动缸(15),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一端分别可转动的与联装架上架(2)连接,所述两个展开机构的另一端通过两个作动缸(15)同步动作能够驱使后B型导弹模块移动至前B型导弹模块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发射状态变结构的大小导弹共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以及转动支座(16);
所述第一连杆(11)安装在联装架上架(2)上,所述第三连杆(13)安装在后B型导弹模块上;
所述第四连杆(1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的一端活动配合,所述第四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缪东辉孙海涛杨幸龚琦段杰尚宇晴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上海神箭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