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管路组件及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管路组件及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分液管路组件是对集中流入的流体进行分流以形成多条流体支路的器件,能够将多条支路的流体分别输送至用液装置内,内部开设有用于接收流体的分液腔、用于连通用液装置的集流腔,以及用于连通分液腔与集流腔的分液通道。现有分液管路组件的分液效果并不理想,流体从分液腔经分液通道进入集流腔后,会在集流腔内发生混流,位于集流腔内不同区域的流体之间相互混合,因而其流动轨迹杂乱无序,致使流体在集流腔中的流速不均;此外,由于流体会受到分液腔内壁的阻力,使得流体在分液腔中流速发生变化,因而无法保证流体从分液腔内的不同区域进入集流腔内的液体量的均匀程度。上述因素导致流体无法从集流腔内各个区域均匀地进入用液装置,降低了分液管路组件分液的均匀程度,难以实现均匀分流,进而影响用液装置的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分液管路组件及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液管路组件,内部开设有分液腔、集流腔以及分液通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路组件内开设有分液腔(10)、集流腔(20)以及分液通道(30),所述分液腔(10)与所述集流腔(20)并排设置,所述分液腔(10)用于接收流体,所述集流腔(20)用于连通换热装置(200)的扁管腔(211),所述分液通道(30)用于连通所述分液腔(10)及所述集流腔(20),并使得所述分液腔(10)中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流腔(20)流入所述扁管腔(211)中;/n所述集流腔(2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挡元件(22),所述隔挡元件(22)将所述集流腔(20)分隔形成多个集流室(23),并使得每个所述集流室(23)对应多根扁管(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路组件内开设有分液腔(10)、集流腔(20)以及分液通道(30),所述分液腔(10)与所述集流腔(20)并排设置,所述分液腔(10)用于接收流体,所述集流腔(20)用于连通换热装置(200)的扁管腔(211),所述分液通道(30)用于连通所述分液腔(10)及所述集流腔(20),并使得所述分液腔(10)中的流体通过所述集流腔(20)流入所述扁管腔(211)中;
所述集流腔(2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挡元件(22),所述隔挡元件(22)将所述集流腔(20)分隔形成多个集流室(23),并使得每个所述集流室(23)对应多根扁管(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体(24)以及第二管体(25),所述第一管体(24)与所述第二管体(25)之间能够相互拼合并形成所述分液腔(10)以及所述集流腔(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4)上开设有所述分液通道(30);或者,
所述第二管体(25)上开设有分液通道(30);或者,
所述第一管体(24)与所述第二管体(25)上均开设有半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管体(24)与所述第二管体(25)的半孔相互拼合形成所述分液通道(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4)及/或所述第二管体(25)沿垂直于轴线方向剖切的截面为W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路组件还包括分液挡板(40),所述第一管体(24)与所述第二管体(25)之间能够相互拼合并形成空腔,所述分液挡板(40)固设于所述空腔内并将所述空腔分隔形成所述分液腔(10)与所述集流腔(20);且所述分液挡板(40)上开设有分液通道(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挡板(40)与所述第一管体(24)或所述第二管体(25)之间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分液挡板(40)、所述第一管体(24)及所述第二管体(25)分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4)及/或所述第二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建,梁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