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辊道窑用辊筒
,具体为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
技术介绍
高温辊道窑的炉膛内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排排列有多个辊筒,将待高温烧制的坯件从辊筒上输送至窑炉内部。现有的高温辊道窑内部的辊筒通常由无缝钢筒制成,在承载坯件的过程中,辊筒受到坯件的重力载荷使得其向下受到挠性弯曲,产生形变,在加上辊筒处于炉膛内高温环境,使得辊筒形变加剧,形变后的辊筒一方面会导致坯件运输过程不稳定,造成坯件倒坍,另一方面辊筒的弯曲会使得辊筒的使用寿命下降,增加损耗,增加设备运行成本,以及造成生产中断,降低生产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包括固定在辊筒两端处的固定座,还包括水冷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有横梁,且横梁横穿辊筒内部,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抗弯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包括固定在辊筒两端处的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1)之间固定有横梁(16),且横梁(16)横穿辊筒内部,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第一抗弯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第二抗弯机构,且第二抗弯机构分别与横梁(16)和第一抗弯机构相连接,所述水冷机构对辊筒内喷水降温,所述固定座(1)上固定有排水组件,且排水组件与第一抗弯机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包括固定在辊筒两端处的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1)之间固定有横梁(16),且横梁(16)横穿辊筒内部,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第一抗弯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第二抗弯机构,且第二抗弯机构分别与横梁(16)和第一抗弯机构相连接,所述水冷机构对辊筒内喷水降温,所述固定座(1)上固定有排水组件,且排水组件与第一抗弯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弯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梁(16)中部的导向套(31),所述导向套(31)内部插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齿条(6),且齿条(6)能够在导向套(31)内部滑动,所述齿条(6)上端铰接滚轮(10),所述横梁(16)上位于齿条(6)的两侧对称式开设有两个条形筒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弯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组(11)和第二支撑杆组(12),所述第一支撑杆组(11)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式位于齿条(6)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组(11)均与齿条(6)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组(12)也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式位于齿条(6)的两侧,且位于齿条(6)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杆组(11)和第二支撑杆组(12)之间通过连杆二(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11)包括升降台(24)、连杆三(25)和连杆四(26),所述连杆三(25)和连杆四(26)的结构相同,且连杆三(25)和连杆四(26)的上端均固定有齿轮二(23),两个所述齿轮二(23)相互啮合,且均铰接在升降台(24)上,所述升降台(24)上铰接有滚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辊道窑专用抗形变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组(12)和第一支撑杆组(11)结构相同,并且齿条(6)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杆组(11)和第二支撑杆组(12)对称设置在同一侧条形通槽(21)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组(11)位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组(12)和齿条(6)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杆组(11)中的连杆三(25)的下端固定有齿轮一(20),所述齿轮一(20)铰接在横梁(16)上,且齿轮一(20)与齿条(6)啮合;
所述第二支撑杆组(12)中的连杆三(25)的下端固定有凸杆(30),且凸杆(30)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