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冷凝机构及节能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20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机构及节能除湿装置,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刚好卡接在一漏斗内壁上以将漏斗上部开口封闭,所述漏斗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与漏斗内部连通的漏水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限位架和若干上下叠放在一起的空心金属球,所述限位架包括至少三根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所有限位杆分布在空心金属球的四周并与其相接以将所有空心金属球固定,所述防尘滤网外沿与漏斗外沿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所有叶片均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以形成围挡。其能够安装到易受湿气影响的文物古迹内,降低其周边空气湿度,有利于文物古迹保存,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机构及节能除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机构及节能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位于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的古建筑物或文物古迹,受到湿气影响,在其表面容易出现大量凝结水,这些水汽的产生容易对这些文物古迹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文物古迹的保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除湿机来减少湿气的影响,但由于这些文物古迹大都不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除湿机只能对除湿机所在的下方空气起到一定作用,整体作用较小,且长时间开启除湿机除湿,耗能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冷凝机构,其能够安装到除湿装置上,并将其能够安装到昼夜温差较大区域的易受湿气影响的文物古迹内,通过冷凝的方式降低其周边空气湿度,减少附近水汽,有利于文物古迹保存,且不耗电能,节能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刚好卡接在一漏斗内壁上以将漏斗上部开口封闭,所述漏斗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与漏斗内部连通的漏水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刚好卡接在一漏斗内壁上以将漏斗上部开口封闭,所述漏斗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与漏斗内部连通的漏水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限位架和若干上下叠放在一起的空心金属球,所述限位架包括至少三根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所有限位杆分布在空心金属球的四周并与其相接以将所有空心金属球固定,所有冷凝组件上方设置顶盖,顶盖上方套设防尘滤网,所述防尘滤网外沿与漏斗外沿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所有叶片均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以形成围挡,相邻叶片间的间隙形成与围挡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有冷凝组件位于围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刚好卡接在一漏斗内壁上以将漏斗上部开口封闭,所述漏斗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与漏斗内部连通的漏水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若干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限位架和若干上下叠放在一起的空心金属球,所述限位架包括至少三根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所有限位杆分布在空心金属球的四周并与其相接以将所有空心金属球固定,所有冷凝组件上方设置顶盖,顶盖上方套设防尘滤网,所述防尘滤网外沿与漏斗外沿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叶片,所有叶片均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以形成围挡,相邻叶片间的间隙形成与围挡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有冷凝组件位于围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以支撑垫板,所述冷凝组件设置于垫板上,所述垫板边沿开设有若干缺口以使得水流能从缺口流入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还包括下限位板和上限位板,所述限位杆底端固连在下限位板顶面上,限位杆顶端固连在上限位板底面上,所述的若干空心金属球上下叠放在下限位板与上限位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郭劲松刘智萍方芳晏鹏陈猷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