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比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匹数更大,制冷制热能力更强,通常放置客厅等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中。由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覆盖面积更大,需要其具有更强的远距离送风能力和强劲出风能力。现有产品为实现远距离送风,通常采用提高风机转速,以提高风速和风量的方式。但风机转速的提高会导致空调功率增加、噪声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以实现更好的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上扬出风效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前侧具有第一送风口;风道,设置在壳体内,具有进气口和朝向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用于将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第一送风口处;其中风道临近第一出气口顶部边缘和横向两侧边缘的内壁是从后向前延伸的平面,风道临近第一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壳体,其前侧具有第一送风口;/n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气口和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送风口处;其中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顶部边缘和横向两侧边缘的内壁是从后向前延伸的平面,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底部边缘的内壁包括从后向前逐渐朝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水平中心轴线倾斜的底部弧形面和自所述底部弧形面向前延伸的底部平面,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出气口;/n导流件,配置成与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环形出风间隙,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环形出风间隙并使气流在所述导流件和所述风道内壁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前侧具有第一送风口;
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气口和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送风口处;其中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顶部边缘和横向两侧边缘的内壁是从后向前延伸的平面,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底部边缘的内壁包括从后向前逐渐朝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水平中心轴线倾斜的底部弧形面和自所述底部弧形面向前延伸的底部平面,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出气口;
导流件,配置成与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环形出风间隙,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环形出风间隙并使气流在所述导流件和所述风道内壁引导下流出所述第一送风口并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并且所述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前表面开设有出气孔;和
引风通道,配置成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件的内部连通,室内空气流入所述引风通道后自所述出气孔流出所述导流件到达所述第一送风口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流件包括从后向前依次光滑相接设置的第一环形导风面、第二环形导风面、第三环形导风面、环形外周面、环形过渡面,所述环形过渡面的前端连接有前端面;所述第一环形导风面的后端边缘限定出安装口,所述引风通道通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导流件连通;所述前端面上开设所述出气孔;其中
所述第一环形导风面为内凹弧形面,所述第二环形导风面、所述第三环形导风面为外凸弧形面,且所述第一环形导风面、所述第二环形导风面、所述第三环形导风面的纵向截面逐渐变大;所述环形外周面和所述前端面为平面或外凸弧形面;所述环形过渡面为外凸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导流件是由导流线绕水平中心轴旋转一周形成,所述导流线包括依次光滑相接的内凹的第一弧形段、外凸的第二弧形段、外凸的第三弧形段、第四线段、外凸的第五弧形段和第六线段,所述第四线段、所述第六线段为直线段或外凸的弧形段,并且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三弧形段在从后向前方向逐渐远离所述水平中心轴;所述第一弧形段的起点与所述水平中心轴具有距离,所述第六线段的终点处于所述水平中心轴上;其中
所述第一环形导风面由所述第一弧形段限定出,所述第二环形导风面由所述第二弧形段限定出,所述第三环形导风面由所述第三弧形段限定出,所述环形外周面由所述第四线段限定出,所述环形过渡面由所述第五弧形段限定出,所述前端面由所述第六线段限定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半径是所述第二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舒,闫宝升,戴现伟,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