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三新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7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内衬防腐、补强、修复技术领域,其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内衬管和隔热部构成,被衬管的内壁附有内衬管,一个以上的被衬管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的外壁上;被衬管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不锈钢保护套的一端翻出被衬管、且与被衬管的外壁相贴合,不锈钢保护套的另一端与内衬管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内衬改性复合塑料软硬管道接口的可靠性,而且简化了接口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保护了塑料管的端头不被介质冲刷且限制了塑料管和不锈钢保护套的轴向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接口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管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内衬防腐、补强、修复
,涉及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
技术介绍
:据资料介绍,管道内衬改性塑料管不但起到防腐补强的作用而且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30年以上。目前管道修复领域常用的修复方法主要有:CIPP内衬修复法,双面覆膜软管拖拉修复法,PE硬管拖拉修复法等。这些修复方法薄弱点都在现场接口,现场接口存在的问题:一是接口结构复杂成本高、二是可靠性差效率低、三是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质量难以控制。因此,需要对现在的内衬改性复合软硬塑料管现场接口进行改进。目前的管道内衬改性复合软硬管现场接口采用的挤压塑料管端头的方法,这种方法当时看没有问题,但长期在带温度介质的作用下塑料会软化,塑料的软化就容易变形变薄在没有硬化以前,接口容易松动脱落失效,再有塑料管端头部位覆膜层在液体的长期冲刷下脱皮容易失效,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衬改性复合软硬管现场接口和补伤结构,克服目前的接口补伤方法不可靠、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是由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内衬管(2)和隔热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衬管(1)的内壁附有内衬管(2),内衬管(2)的端头翻出被衬管(1)、且与被衬管(1)的外壁相贴合;一个以上的被衬管(1)通过隔热部依次首尾相接,隔热部的两端固定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被衬管(1)的端头处设有不锈钢保护套(3),不锈钢保护套(3)由内套(17)和外套(18)构成,内套(17)与外套(18)的一端相连,内套(17)的外壁与位于被衬管(1)内部的内衬管(2)相切合,外套(18)的内壁与位于被衬管外壁的内衬管(2)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衬管(1)端头的管壁上通过拉铆钉将内衬管(2)、不锈钢套(3)和被衬管(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部是由隔热圈(4)、套管(5)、丝堵(6)和耐热填充料(7)构成,所述的隔热圈(4)焊接在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外壁上,隔热圈(4)的内部设有耐热填充料(7),隔热圈(4)的顶部设有套管(5),套管(5)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丝堵(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衬软硬管现场接口补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部为塑料电热熔套(8),塑料电热熔套(8)热熔于相邻的两个被衬管(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三新李东海樊一蒙李昊城
申请(专利权)人:樊三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