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往复式联合压缩机开车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型压缩机开车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方式,操作劳动强度大,不同的人员操作对生产影响不同,人员操作失误造事故停车时有发生。操作中控DCS操作人损与现场压缩操作人员沟通协调频繁,易出现沟通不畅造成事故发生,在紧急情况下,压缩机的启停采用强制紧急停车,对压缩机组影响很大。压缩机人工手动开车的时间长,现场需要的多人协调操作,相互之间配合难度较大,出现多机组停车后,恢复生产开机时间长。现场手动启动压缩机,不能实现远程控制,不利于集中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能够稳定控制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自动开车,节省人力。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包括合成气段和循环气段,且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包括合成气段和循环气段,且合成气段与循环气段共用同一个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两个二段合成气气缸和两个循环气气缸;/n合成气段包括: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的进气端均连通一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1-1)排气端,所述一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1-1)的进气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S1-1)排气端,第一气液分离器(S1-1)进气端设有合成气进气管,合成气进气管上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合成进气压力传感器(PI201)、合成进气电动阀(MV501),所述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的排气端均连通一段合成排气缓冲器(DVB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包括合成气段和循环气段,且合成气段与循环气段共用同一个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两个二段合成气气缸和两个循环气气缸;
合成气段包括: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的进气端均连通一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1-1)排气端,所述一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1-1)的进气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S1-1)排气端,第一气液分离器(S1-1)进气端设有合成气进气管,合成气进气管上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合成进气压力传感器(PI201)、合成进气电动阀(MV501),所述两个一段合成气气缸的排气端均连通一段合成排气缓冲器(DVB1-2)进气端,所述一段合成排气缓冲器(DVB1-2)排气端连通第一冷凝器(E1)进气端,第一冷凝器(E1)排气端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S1)进气端,第二气液分离器(S1)排气端连通二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2-1)进气端,二段合成进气缓冲器(DVB2-1)排气端连通两个二段合成气气缸进气端,两个二段合成气气缸排气端均连通同一个二段合成排气缓冲器(DVB2-2)进气端,二段合成排气缓冲器(DVB2-2)排气端连通第二冷凝器(E2)进气端,第二冷凝器(E2)排气端连通第三气液分离器(S2)进气端,第三气液分离器(S2)排气端连通合成气排气管,合成气排气管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二段合成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4D)、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和合成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1),所述二段合成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4D)和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之间的合成气排气管管体上还连通有合成气回流管,所述合成气回流管末端连通合成进气电动阀(MV501)与第一气液分离器(S1-1)之间的合成气进气管管体上,所述合成气回流管上还设有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
循环气段包括:循环气进气管,所述循环气进气管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循环进气压力传感器(PI503)、循环进气电动阀(MV503),两个循环气气缸的进气端均连通有第一循环气缓冲器(DVB3-1),两个循环气气缸的排气端均连通有第二循环气缓冲器(DVB3-2),循环气进气管末端连通第一循环气缓冲器(DVB3-1)进气端,第二循环气缓冲器(DVB3-2)排气端连通同一个循环气排气管,循环气排气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6D)、循环排气电动阀(MV504)和第二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2),所述第一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6D)和循环排气电动阀(MV504)之间的循环气排气管管体上还连通有循环气回流管,循环气回流管末端连通循环进气电动阀(MV503)和第一循环气缓冲器(DVB3-1)之间的循环气进气管的管体上,所述循环气回流管上还设有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
还包括中控器(U1),所述中控器(U1)合成进气压力信号输入端连接合成进气压力传感器(PI201)压力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进气阀门调节输出端连接合成进气电动阀(MV501)调节输入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进气阀门反馈输入端连接合成进气电动阀(MV501)反馈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第一气液分离器(S1-1)液位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S1-1)液位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第二气液分离器(S1)液位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S1)液位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第三气液分离器(S2)液位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S2)液位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二段压力信号输入端连接二段合成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4D)压力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排气压力信号输入端连接合成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1)压力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排气阀门调节输出端连接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调节输入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排气阀门反馈输入端连接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反馈输出端;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S1-1)内设有第一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3D),第一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3D)液位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第一液位分离器液位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S1)内设有第二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5D),第二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5D)液位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第二液位分离器液位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器(S2)内设有第三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7D),第三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7D)液位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第三液位分离器液位信号输入端;
所述循环进气电动阀(MV503)调节输入端连接中控器(U1)循环进气阀门调节输出端,所述循环进气电动阀(MV503)反馈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循环进气阀门反馈输入端,所述循环进气压力传感器(PI503)压力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循环进气压力信号输入端,所述循环排气电动阀(MV504)调节输入端连接中控器(U1)循环排气阀门调节输出端,所述循环排气电动阀(MV504)反馈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循环排气反馈输入端,所述第一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6D)压力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第二循环气缓冲器排气端压力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2)压力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器(U1)第二循环排气压力信号输入端;
所述中控器(U1)油温信号输入端连接压缩机主机润滑油的温度传感器油温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油压信号输入端连接压缩机主机润滑油的压力传感器油压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注油器电机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注油器电机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循环水压力信号输入端连接循环水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压缩机主机电机滑环风正压开关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压缩机主机电机滑环风正压开关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压缩机盘车装置状态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压缩机盘车装置状态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联锁信号输入端连接压缩机机组停车联锁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和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均为气动回流阀,所述中控器(U1)循环气回流调节信号输出端连接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器(U1)循环气回流调节开度反馈输入端连接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开度反馈输出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气回流调节信号输出端连接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调节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器(U1)合成气回流开度反馈输入端连接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开度反馈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进气压力传感器(PI201)、二段合成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4D)、合成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1)、循环进气压力传感器(PI503)、第一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AS4306D)和第二循环排气压力传感器(PI502)为带数据显示功能的压力传感器。
4.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S1:判断是否符合启动压缩机条件;
S2:启动压缩机;同时执行S3和S6;
S3:合成气充压;
S4:合成气升压;
S5:合成气加负荷;执行S9;
S6:循环气充压;
S7:循环气升压;
S8:循环气加负荷;
S9:当S5和S8均完成时,自动退出自动启动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型联合往复式压缩机一键自动开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
S1-1:中控器(U1)向循环水压力传感器发出压力检测指令,循环水压力传感器检测循环水压力,并将循环水压力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循环水压力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最低循环水压力比较,若大于最低循环水压力,则直接执行S1-2;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循环水压力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2;
S1-2:中控器(U1)向主机润滑油的压力传感器发出压力检测指令,主机润滑油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主机润滑油的压力,并将主机润滑油的油压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主机润滑油的油压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最低润滑油压力比较,若大于最低润滑油压力,则直接执行S1-3;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主机润滑油压力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3;
S1-3:中控器(U1)向主机润滑油的温度传感器发出温度检测指令,主机润滑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压缩机主机润滑油的温度,并将主机润滑油的油温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主机润滑油的油温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润滑油温度范围比较,若接收到的油温信号位于允许启动的润滑油温度范围内,则直接执行S1-4;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主机润滑油温度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4;
S1-4:中控器(U1)向第一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3D)发出液位检测指令,第一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3D)检测第一气液分离器(S1-1)内的液位,并将第一气液分离器(S1-1)内的液位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第一气液分离器(S1-1)内的液位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最高液位比较,若小于最高液位,则直接执行S1-5;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第一气液分离器(S1-1)的液位信息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5;
S1-5:中控器(U1)向第二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5D)发出液位检测指令,第二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5D)检测第二气液分离器(S1)内的液位,并将第二气液分离器(S1)内的液位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第二气液分离器(S1)内的液位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最高液位比较,若小于最高液位,则直接执行S1-6;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第二气液分离器(S1)的液位信息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6;
S1-6:中控器(U1)向第三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7D)发出液位检测指令,第三分离器液位传感器(LIA4907D)检测第三气液分离器(S2)内的液位,并将第三气液分离器(S2)内的液位信号传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第三气液分离器(S2)内的液位信号与允许启动的最高液位比较,若小于最高液位,则直接执行S1-7;否则,中控器(U1)发出人工确认信号,通过人工确认当前第三气液分离器(S2)的液位信息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若能够启动则使用旁路权限,执行S1-7;
S1-7:中控器(U1)向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发出开度检测指令,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检测当前的开度信号,并将当前开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开度数据与允许启动的最小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开度数据比较,若大于,则直接执行S1-8;否则,中控器(U1)向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发出开度调节指令,并将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开度调节至允许启动的合成气回流阀(PV4304D)开度范围内,执行S1-8;
S1-8:中控器(U1)向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发出开度检测指令,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检测当前的开度信号,并将当前开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开度数据与允许启动的最小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开度数据比较,若大于,则直接执行S1-9;否则,中控器(U1)向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发出开度调节指令,并将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开度调节至允许启动的循环气回流阀(PV4306D)开度范围内,执行S1-9;
S1-9:中控器(U1)向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发出开度检测指令,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检测当前的开度信号,并将当前开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中控器(U1),中控器(U1)将接收到的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开度数据与允许启动的最大电动阀开度数据比较,若小于,则直接执行S1-10;否则,中控器(U1)向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发出开度调节指令,并将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开度调节至允许启动的合成气进气电动阀(MV501)开度范围内,执行S1-10;
S1-10:中控器(U1)向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发出开度检测指令,合成排气电动阀(MV502)检测当前的开度信号,并将当前开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邹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