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2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包括:涡轮盘、封严盘以及预旋。涡轮盘沿径向向外依次包括盘毂、腹板以及盘缘,腹板的第一端前侧一体成型有第一篦齿和鼓筒,腹板的第二端开设有与盘缘的榫槽连通的第一冷却通道;封严盘安装在涡轮盘腹板的第二端前侧,封严盘的前侧的第二篦齿与第一蜂窝结构配合连接,后侧设置有离心增压叶轮,离心增压叶轮上开设有与第一冷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冷气通道;预旋的后侧通过第二蜂窝结构与第一篦齿配合连接,预旋上开设有与第二冷气通道连通的第三冷却通道。本申请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外廓尺寸小、重量轻,且能有效增加冷却气压力,提高涡轮盘轮缘及叶片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
技术介绍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涡轮转子长期处在高转速、高负荷和高温的工作环境下,承受着热载荷和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易发生各种形式的失效破坏,对飞机的安全飞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高可靠性以及冷却性能是涡轮转子实现正常工作的保证。传统的涡轮转子结构中的涡轮盘、篦齿盘与鼓筒轴三者通过螺栓连接,适用于大功率涡轮空间大、结构复杂的设计。常规的涡轮盘轮缘与叶片的冷却方式为,冷却气体经预旋孔后直接对涡轮盘轮缘及叶片冷却,对冷却气压力不进行增高。现有的涡轮转子结构所需的空间大,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现有的涡轮盘轮缘及叶片冷却冷却气压力不会提高。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包括:涡轮盘,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涡轮盘(1),所述涡轮盘(1)沿径向向外依次包括盘毂、腹板以及盘缘,所述腹板具有靠近所述盘毂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盘缘的第二端,所述腹板的第一端前侧一体成型有第一篦齿和鼓筒,所述盘缘上开设有用于叶片(5)榫头安装的榫槽,所述腹板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盘缘的榫槽连通的第一冷却通道;/n封严盘(2),所述封严盘(2)安装在所述涡轮盘(1)腹板的第二端前侧,所述封严盘(2)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篦齿,所述第二篦齿与第一蜂窝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封严盘(2)的后侧设置有离心增压叶轮,所述离心增压叶轮上开设有第二冷气通道,所述第二冷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冷气通道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引气增压叶轮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轮盘(1),所述涡轮盘(1)沿径向向外依次包括盘毂、腹板以及盘缘,所述腹板具有靠近所述盘毂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盘缘的第二端,所述腹板的第一端前侧一体成型有第一篦齿和鼓筒,所述盘缘上开设有用于叶片(5)榫头安装的榫槽,所述腹板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盘缘的榫槽连通的第一冷却通道;
封严盘(2),所述封严盘(2)安装在所述涡轮盘(1)腹板的第二端前侧,所述封严盘(2)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篦齿,所述第二篦齿与第一蜂窝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封严盘(2)的后侧设置有离心增压叶轮,所述离心增压叶轮上开设有第二冷气通道,所述第二冷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冷气通道连通;
预旋(4),所述预旋(4)的前侧与高压涡轮导向器连接,后侧通过第二蜂窝结构与所述第一篦齿配合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倩马增祥杨养花姜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