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108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包括玻璃箱体、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玻璃箱体包括玻璃框架和玻璃板体;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横管和多个连通管,所述多个横管自上而下等间距的水平设置于玻璃箱体的前板体和后板体之间,所述多个横管将玻璃箱体分隔成多个空腔,所述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多个形状结构均相同的弧形板,所述每个连通管均穿过右竖板连通相邻两个空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玻璃箱体左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气囊和驱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玻璃本身透明度不可调节难以根据室外光线强弱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问题,能够根据外光线的强弱调节光线经玻璃进入室内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透明度
,具体涉及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应用于建筑物的用来隔风透光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是现代室内装饰的主要材料之一,随着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和玻璃制作技术的飞跃进步,玻璃正在向多品种多功能方面发展,玻璃制品由过去单纯用于满足采光和装饰功能需要,逐渐向控制光线、调节热量和提高建筑艺术等多种功能发展。玻璃透明度的控制即控制光线经玻璃进入,因为玻璃本身透明度是不可以调节的,玻璃透明度的不同仅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玻璃原片时配方不同而有差异,因玻璃透明度不可调节,难以根据室外光线的强弱调节光线经玻璃进入室内的强度,影响室内的光照强度,目前仅使用窗帘等遮光作用的遮挡物进行室内采光调节,难以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室内采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玻璃本身透明度不可调节难以根据室外光线强弱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能够根据外光线的强弱调节光线经玻璃进入室内的强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包括玻璃箱体、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玻璃箱体包括玻璃框架和玻璃板体,所述玻璃框架包括玻璃横板和玻璃竖板,所述玻璃横板包括上横板和下横板,所述玻璃竖板包括左竖板和右竖板,所述上横板底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竖板和右竖板,所述左竖板和右竖板底端连接下横板的左右两端,所述上横板、右竖板、下横板和左竖板首尾相连构成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板体包括前板体和后板体,所述前板体和后板体分别连接于玻璃框架前后两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横管和多个连通管,所述多个横管均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右两端开口的方形管体,所述多个横管自上而下等间距的水平设置于玻璃箱体的前板体和后板体之间,所述每个横管右端均固定连接右竖板左侧面,所述每个横管左端均穿过左竖板位于左竖板左侧,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的每个横管的前后两侧分别和前板体后侧面和后板体前侧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下端的横管底面和下横板顶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横管顶面和上横板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个横管将玻璃箱体分隔成多个空腔,所述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多个形状结构均相同的弧形板,所述每个弧形板的弧形凸起均朝上,所述每个弧形板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弧形板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孔,所述相邻两个横管之间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顶面上、顶端连接于所在空腔上侧的横管底面上,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顶面上、顶端连接于上横板底面上,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下端外侧面相互连接,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外侧面之间填充有第一沉水颗粒,所述每个空腔内最左端的弧形板左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左竖板右侧面,每个空腔内最右端的弧形板右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右竖板左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的多个弧形板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贴合于前板体后侧面和后板体前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每个弧形板下侧的横管顶面均沿横管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每个条形通孔内均覆盖有弹性膜,所述每个弹性膜顶面平铺有第二沉水颗粒,所述构成每个空腔的后板体左部均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每个弹性膜和弹性膜上侧的弧形板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经进水口注有水,所述多个连通管设置于玻璃箱体右侧,所述每个连通管的两端均穿过右竖板连通相邻两个空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玻璃箱体左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气囊和驱动轴,所述第一承载板为竖直设置的平行于玻璃箱体左侧面的板体,所述第一承载板左侧面顶端水平设置有第二承载板,所述每个横管左端均穿过第一承载板位于第一承载板左侧,所述每个横管左端下侧均设置有右端连接第一承载板左侧面呈水平状的第三承载板,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顶面上自前向后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沿第三承载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每个限位槽均为向下凹陷开口朝上的截面为U型的U型槽,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上侧均设置有和横管对应的气囊,所述每个气囊右侧连通横管左端、左侧设置顶板,所述每个顶板底面均竖直设置有多个和顶板下侧的限位槽相对应的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板,所述驱动轴上端位于第二承载板上侧、下端穿过多个第三承载板左部位于最下端的第三承载板下侧,所述驱动轴位于限位槽左侧,所述每个顶板左侧的驱动轴上均相对应设置有竖直的驱动板,所述驱动轴上的上下每相邻两个驱动板相互垂直,所述驱动轴上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承载板右侧的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源,所述光敏电阻右端经第一导线和驱动电源连接、左端经第二导线和电机连接,电机和驱动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横管的右端开口均由右竖板封闭;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横管顶面和上横板底面之间留有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横管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弹性膜和弹性膜上侧的弧形板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水位高度为每个弹性膜和弹性膜上侧的弧形板内侧面之间的空间高度的2/3。进一步地,所述每个连通管的两端均位于所在两个空腔的上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水颗粒和第二沉水颗粒均为含有沉水料的再生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粒径相同的塑料颗粒,所述第一沉水颗粒和第二沉水颗粒的粒径均大于弧形板上的通孔直径;所述每个弹性膜顶面平铺有一层或多层第二沉水颗粒。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横管均为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透明状管体,所述每个弹性膜均为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制成的透明状片状体。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左端平齐,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顶面和第三承载板上侧的气囊底面滑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气囊均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周壁自左向右呈波纹状的中空圆柱状的气囊,所述每个气囊上的顶板均和对应的气囊左侧面大小相配应,所述驱动轴位于顶板的竖向中心线前部左侧或竖向中心线后部左侧,当驱动轴位于顶板的竖向中心线前部左侧且驱动轴上的驱动板转动到和气囊上的顶板平行时,驱动板的后端面和顶板左右侧面的竖向中心线平齐,当驱动轴位于顶板的竖向中心线后部左侧且驱动轴上的驱动板转动到和气囊上的顶板平行时,驱动板的前端面和顶板的左右侧面的竖向中心线平齐。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长度小于顶板前后两端的距离,所述驱动板竖向中心和驱动轴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气囊左侧的驱动轴上驱动板转动到和气囊上的顶板平行时,气囊呈伸展状态,驱动板的侧面和顶板接触;所述驱动板转动到垂直顶压在气囊上的顶板时,气囊呈压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电阻为可见光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阻值降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光敏电阻朝阳,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阻值降低,在外界光照强度较弱或者无光照时,光敏电阻的阻值较大,驱动电源的电流受到光敏电阻的影响无法启动电机,驱动轴处于静止状态,驱动板的长度小于顶板前后两端的距离;所述气囊左侧的驱动轴上驱动板转动到和气囊上的顶板平行时,气囊呈伸展状态,驱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箱体、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n所述玻璃箱体包括玻璃框架和玻璃板体,所述玻璃框架包括玻璃横板和玻璃竖板,所述玻璃横板包括上横板(15)和下横板(23),所述玻璃竖板包括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所述上横板(15)底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所述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底端连接下横板(23)的左右两端,所述上横板(15)、右竖板(16)、下横板(23)和左竖板(13)首尾相连构成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板体包括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所述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分别连接于玻璃框架前后两侧;/n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横管(22)和多个连通管(17),所述多个横管(22)均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右两端开口的方形管体,所述多个横管(22)自上而下等间距的水平设置于玻璃箱体的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之间,所述每个横管(22)右端均固定连接右竖板(16)左侧面,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均穿过左竖板(13)位于左竖板(13)左侧,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的每个横管(22)的前后两侧分别和前板体(25)后侧面和后板体(20)前侧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下端的横管(22)底面和下横板(23)顶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横管(22)顶面和上横板(15)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个横管(22)将玻璃箱体分隔成多个空腔,所述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多个形状结构均相同的弧形板(18),所述每个弧形板(18)的弧形凸起均朝上,所述每个弧形板(18)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弧形板(18)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孔(19),所述相邻两个横管(22)之间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22)顶面上、顶端连接于所在空腔上侧的横管(22)底面上,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22)顶面上、顶端连接于上横板(15)底面上,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18)下端外侧面相互连接,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18)外侧面之间填充有第一沉水颗粒(14),所述每个空腔内最左端的弧形板(18)左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左竖板(13)右侧面,每个空腔内最右端的弧形板(18)右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右竖板(16)左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的多个弧形板(18)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贴合于前板体(25)后侧面和后板体(20)前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下侧的横管(22)顶面均沿横管(22)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每个条形通孔内均覆盖有弹性膜(21),所述每个弹性膜(21)顶面平铺有第二沉水颗粒(24),所述构成每个空腔的后板体左部均设置有进水口(28),所述每个弹性膜(21)和弹性膜(21)上侧的弧形板(18)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经进水口(28)注有水,所述多个连通管(17)设置于玻璃箱体右侧,所述每个连通管(17)的两端均穿过右竖板(16)连通相邻两个空腔;/n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玻璃箱体左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1)、气囊(2)和驱动轴(6),所述第一承载板(1)为竖直设置的平行于玻璃箱体左侧面的板体,所述第一承载板(1)左侧面顶端水平设置有第二承载板(7),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均穿过第一承载板(1)位于第一承载板(1)左侧,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下侧均设置有右端连接第一承载板(1)左侧面呈水平状的第三承载板(4),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顶面上自前向后设置有多个限位槽(26),限位槽(26)沿第三承载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每个限位槽(26)均为向下凹陷开口朝上的截面为U型的U型槽,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4)上侧均设置有和横管(22)对应的气囊(2),所述每个气囊(2)右侧连通横管(22)左端、左侧设置顶板(3),所述每个顶板底面均竖直设置有多个和顶板下侧的限位槽相对应的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板(27),所述驱动轴(6)上端位于第二承载板(7)上侧、下端穿过多个第三承载板(4)左部位于最下端的第三承载板(4)下侧,所述驱动轴(6)位于限位槽(26)左侧,所述每个顶板(3)左侧的驱动轴(6)上均相对应设置有竖直的驱动板(5),所述驱动轴(6)上的上下每相邻两个驱动板(5)相互垂直,所述驱动轴(6)上端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右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承载板(7)右侧的光敏电阻(10),所述光敏电阻(10)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源(12),所述光敏电阻(10)右端经第一导线(11)和驱动电源(12)连接、左端经第二导线(9)和电机(8)连接,电机(8)和驱动电源(12)连接形成闭合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应式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箱体、调节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玻璃箱体包括玻璃框架和玻璃板体,所述玻璃框架包括玻璃横板和玻璃竖板,所述玻璃横板包括上横板(15)和下横板(23),所述玻璃竖板包括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所述上横板(15)底面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所述左竖板(13)和右竖板(16)底端连接下横板(23)的左右两端,所述上横板(15)、右竖板(16)、下横板(23)和左竖板(13)首尾相连构成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板体包括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所述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分别连接于玻璃框架前后两侧;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横管(22)和多个连通管(17),所述多个横管(22)均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左右两端开口的方形管体,所述多个横管(22)自上而下等间距的水平设置于玻璃箱体的前板体(25)和后板体(20)之间,所述每个横管(22)右端均固定连接右竖板(16)左侧面,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均穿过左竖板(13)位于左竖板(13)左侧,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的每个横管(22)的前后两侧分别和前板体(25)后侧面和后板体(20)前侧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下端的横管(22)底面和下横板(23)顶面贴合固定,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横管(22)顶面和上横板(15)底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个横管(22)将玻璃箱体分隔成多个空腔,所述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多个形状结构均相同的弧形板(18),所述每个弧形板(18)的弧形凸起均朝上,所述每个弧形板(18)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弧形板(18)外侧面和内侧面的通孔(19),所述相邻两个横管(22)之间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22)顶面上、顶端连接于所在空腔上侧的横管(22)底面上,所述位于玻璃箱体内最上端的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的两个下端均连接于所在空腔下侧的横管(22)顶面上、顶端连接于上横板(15)底面上,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18)下端外侧面相互连接,所述每个空腔内相邻两个弧形板(18)外侧面之间填充有第一沉水颗粒(14),所述每个空腔内最左端的弧形板(18)左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左竖板(13)右侧面,每个空腔内最右端的弧形板(18)右部外侧面下端固定于右竖板(16)左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的多个弧形板(18)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贴合于前板体(25)后侧面和后板体(20)前侧面,所述每个空腔内每个弧形板(18)下侧的横管(22)顶面均沿横管(22)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每个条形通孔内均覆盖有弹性膜(21),所述每个弹性膜(21)顶面平铺有第二沉水颗粒(24),所述构成每个空腔的后板体左部均设置有进水口(28),所述每个弹性膜(21)和弹性膜(21)上侧的弧形板(18)内侧面之间的空间内经进水口(28)注有水,所述多个连通管(17)设置于玻璃箱体右侧,所述每个连通管(17)的两端均穿过右竖板(16)连通相邻两个空腔;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玻璃箱体左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1)、气囊(2)和驱动轴(6),所述第一承载板(1)为竖直设置的平行于玻璃箱体左侧面的板体,所述第一承载板(1)左侧面顶端水平设置有第二承载板(7),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均穿过第一承载板(1)位于第一承载板(1)左侧,所述每个横管(22)左端下侧均设置有右端连接第一承载板(1)左侧面呈水平状的第三承载板(4),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顶面上自前向后设置有多个限位槽(26),限位槽(26)沿第三承载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每个限位槽(26)均为向下凹陷开口朝上的截面为U型的U型槽,所述每个第三承载板(4)上侧均设置有和横管(22)对应的气囊(2),所述每个气囊(2)右侧连通横管(22)左端、左侧设置顶板(3),所述每个顶板底面均竖直设置有多个和顶板下侧的限位槽相对应的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义涛梁斌杨靖李占稳孙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