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粉及使用其的抗菌人造石板材技术

技术编号:262988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粉及使用其的抗菌人造石板材,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玻璃原料混合后,形成玻璃混合料;B、将玻璃混合料熔制出可以溶出抗菌金属离子的硼硅酸盐玻璃C、将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后进行分相热处理;D、将热处理后的硼硅酸盐玻璃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抗菌粉。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效果强,且操作简单,方便制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一种利用上述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粉,其抗菌效果强,且稳定性高、安全环保性好、成本低。还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抗菌粉的抗菌人造石板材,其板材抗菌率可达到90%或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粉及使用其的抗菌人造石板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粉及使用其的抗菌人造石板材。
技术介绍
随着石材的技术进步,消费者开始对石材在家居环境的影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具有杀菌抗菌功能的石材在国外已经很普及和对石材的一个基本要求。过去的石材普遍使用含银离子的杀菌抗菌剂,由于金属银属于贵重稀有金属,价格昂贵成本高。所以成为具有杀菌抗菌功能的石材普及的最大障碍。另外,银离子在石材中会发生颜色变暗的现象,这也在有些方面限制了它的应用。目前,杀菌抗菌剂包括有机杀菌抗菌剂和无机杀菌抗菌剂,有机杀菌抗菌剂杀菌效果好,但是其有效时间的持续时间短,容易失效。无机材料中被广泛使用的是单质纳米金属粉,如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等,此种无机材料价格高,且来源少,很难在石材中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效果强,且操作简单,方便制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上述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粉,其抗菌效果强,且稳定性高、安全环保性好、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抗菌粉的抗菌人造石板材,其板材抗菌率可达到90%或以上。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玻璃原料混合后,形成玻璃混合料;B、将玻璃混合料熔制出可以溶出抗菌金属离子的硼硅酸盐玻璃;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30~45%、B2O320~35%、Al2O31~3%、Na2010~20%、TiO21~10%、ZnO1~10%和CuO0.5~2%;C、将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后进行分相热处理;D、将热处理后的硼硅酸盐玻璃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抗菌粉。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热处理时间为1~2h。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热处理温度为550~650℃。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抗菌粉的细度≥200目。优选的,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E,所述步骤E的具体步骤为:利用活化溶液对抗菌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其中,所述活化溶液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甲醇70%、水10%和表面活化剂20%。一种抗菌粉,由上述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一种抗菌人造石板材,其原料包括上述抗菌粉;按照质量份数,所述抗菌人造石板材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所述抗菌粉3~4份、人造石板材填料270份和无机粘结剂30份。优选的,所述人造石板材填料为石英石板材填料、大理石板材填料或长石板材填料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所述无机粘结剂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白色硅酸盐水泥15~20份、聚羧基丁苯乳液5~10份、聚羧酸减水剂0.5~2份和磷酸三丁酯0.5~1份。优选的,所述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为52.5~62.5MPa,所述聚羧基丁苯乳液的固含量≧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抗菌效果强,且操作简单,方便制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一种利用上述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粉,其抗菌效果强,且稳定性高、安全环保性好、成本低。还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抗菌粉的抗菌人造石板材,其板材抗菌率可达到90%或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玻璃原料混合后,形成玻璃混合料;B、将玻璃混合料熔制出可以溶出抗菌金属离子的硼硅酸盐玻璃;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30~45%、B2O320~35%、Al2O31~3%、Na2010~20%、TiO21~10%、ZnO1~10%和CuO0.5~2%;C、将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后进行分相热处理;D、将热处理后的硼硅酸盐玻璃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抗菌粉。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依次经过四个步骤制备抗菌粉,其抗菌效果强,且操作简单,方便制备。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首先通过预先熔制硼硅酸盐玻璃,将抗菌离子Ti+++、Zn++、Cu++以氧化物的方式引入玻璃成分中,TiO2具有光敏性杀菌功能,ZnO还具有光敏和溶出双重杀菌功能,Cu++离子具有仅次于Ag+离子的杀菌抗菌能力。因为这二氧化钛与氧化锌两种抗菌金属离子在玻璃中不着色,氧化铜在玻璃中微着色浅蓝绿色,玻璃微粉微蓝白色,可以作为石料中的黄色补色。所以可随意添加到人造石板材中,对其外观不会造成任意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硼硅酸盐玻璃可以通过常规的玻璃原料进行制备,通过对玻璃原料的种类和配比进行调整,即可得到本技术方案中所需化学成分的硼硅酸盐玻璃。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硼硅酸盐玻璃的玻璃原料包括石英砂、硼酸、氢氧化铝、碳酸钠、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铜。然后,再对硼硅酸盐玻璃进行分相热处理,通过分相热处理后,硼硅酸盐玻璃中的玻璃相分成富硅相和富硼相,富硼玻璃相具有微酸性和在水溶液中的微溶解性,玻璃体中的酸性有利于TiO2、ZnO、CuO氧化为高价态Ti+++、Zn++,Cu++有利于使Ti+++、Zn++、Cu++具有很强的杀菌抗菌能力,富硼相玻璃在水溶液的微溶缓释放出Ti+++、Zn++、Cu++杀菌抗菌离子,到达与其接触的细菌表面杀死细菌,从而起到杀菌抗菌作用。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抗菌粉制备工艺简单,杀菌抗菌作用持续有效,原料来源充分,因此便于在用料巨大的人造石材工艺中普遍使用。进一步地,按照质量百分比,本技术方案中的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30~45%、B2O320~35%、Al2O31~3%、Na2010~20%、TiO21~10%、ZnO1~10%和CuO0.5~2%。其中,Al2O3为两性氧化物,当玻璃中含有多余游离氧的时候,其可吸收游离氧从非玻璃铝氧三角体转变为玻璃体铝氧四面体进入玻璃相,使玻璃化稳性、硬度、强度提高,Al2O3还具有控制硼硅玻璃分相能力,其可控制硼玻璃的溶解析出,但是含量多会使熔炼玻璃温度升高,粘度增大。Na20不是玻璃生成体,向玻璃体提供游离氧,使玻璃四面体断开,或使硼氧三角体转变为硼氧四面体,硼玻璃强度、化学稳定性提高,有利于对玻璃浸出率进行控制。TiO2不是玻璃生成体,在分相玻璃中时起成核剂的作用,本技术方案引进的主要目的是起到光敏杀菌抗菌剂和分相成核剂的双重作用。ZnO和CuO同样不是玻璃生成体,其可减小玻璃粘度,引入的主要目的是起光敏-溶出杀菌抗菌作用。本技术方案中,对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人造石板材的抗菌率。更进一步说明,步骤C中,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热处理时间为1~2h。硼硅酸盐玻璃可以通过调整分相热处理的时间,改变富硼相中的微晶区域大小,改变Ti+++、Zn++、Cu++杀菌抗菌离子的释放数量和杀菌有效持续时间。当分相热处理时间过短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玻璃原料混合后,形成玻璃混合料;/nB、将玻璃混合料熔制出可以溶出抗菌金属离子的硼硅酸盐玻璃;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包括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玻璃原料混合后,形成玻璃混合料;
B、将玻璃混合料熔制出可以溶出抗菌金属离子的硼硅酸盐玻璃;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30~45%、B2O320~35%、Al2O31~3%、Na2010~20%、TiO21~10%、ZnO1~10%和CuO0.5~2%;
C、将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后进行分相热处理;
D、将热处理后的硼硅酸盐玻璃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抗菌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热处理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热处理温度为550~6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抗菌粉的细度≥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之后还包括步骤E,所述步骤E的具体步骤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麟舒诚
申请(专利权)人: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