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容器生产过程中,通常在电容器的外壳顶侧设置有注油孔,并通过注油孔向内部注油,待注满油后将产品放置于生产线旁进行自然冷却,带电容器内注油凝固后,通过人工将电容器搬运至封口焊接装置的工作台进行封口焊接。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对注油后电容器的自然冷却往往需要两个小时,往往需要人工放置于生产线的一侧,占用了生产车间的大量空间,总爱城电容生产车间的杂乱;而且在后续的封口焊接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上下搬运物料,增加了电容器的装卸周转周期,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容器注油过程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冷却装置和封口装置;箱体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箱体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冷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0)、冷却装置(20)和封口装置(30);箱体(10)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100);箱体(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101);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25);一对冷却框(25)升降设置在冷却腔(100)内;冷却框(25)的右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25)的左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22);冷却框(25)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251);隔离板(2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0)、冷却装置(20)和封口装置(30);箱体(10)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100);箱体(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101);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25);一对冷却框(25)升降设置在冷却腔(100)内;冷却框(25)的右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25)的左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22);冷却框(25)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251);隔离板(251)的底面和冷却框(25)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26);冷却喷头(26)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箱体(10)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231);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当上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下端、下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上端时,上出料孔(102)的下侧壁与上侧的隔离板(251)的上端面平齐,下出料孔(103)的下侧壁与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下侧壁平齐,中间的一对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侧的冷却框(25)的下部空间和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上部空间;封口装置(30)包括两组设置在箱体(10)的右端面上的上下分布的封口头(31);两组封口头(31)分别对从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出来的电容器进行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进料支撑板(12);进料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与进料孔(101)的下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腔(100)的前后侧壁左端分别成型有提升移动槽(106);提升移动槽(106)的上下侧壁之间分别枢接有提升螺纹杆(21);提升移动槽(106)的下侧壁上固定有提升驱动电机;提升螺纹杆(21)的下端与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提升板(22)的前后两端分别竖直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提升移动槽(106)内并且螺接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