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华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81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箱体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冷却装置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一对冷却框升降设置在冷却腔内;冷却框的左端面与冷却腔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冷却框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底面和冷却框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箱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和下出料孔;冷却腔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容器生产过程中,通常在电容器的外壳顶侧设置有注油孔,并通过注油孔向内部注油,待注满油后将产品放置于生产线旁进行自然冷却,带电容器内注油凝固后,通过人工将电容器搬运至封口焊接装置的工作台进行封口焊接。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对注油后电容器的自然冷却往往需要两个小时,往往需要人工放置于生产线的一侧,占用了生产车间的大量空间,总爱城电容生产车间的杂乱;而且在后续的封口焊接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上下搬运物料,增加了电容器的装卸周转周期,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容器注油过程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冷却装置和封口装置;箱体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箱体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冷却装置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一对冷却框升降设置在冷却腔内;冷却框的右端面与冷却腔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的左端面与冷却腔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冷却框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底面和冷却框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冷却喷头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箱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和下出料孔;冷却腔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推行板分别正对上出料孔和下出料孔;当上侧的冷却框处于最下端、下侧的冷却框处于最上端时,上出料孔的下侧壁与上侧的隔离板的上端面平齐,下出料孔的下侧壁与下侧的冷却框的下侧壁平齐,中间的一对推行板分别正对上侧的冷却框的下部空间和下侧的冷却框的上部空间;封口装置包括两组设置在箱体的右端面上的上下分布的封口头;两组封口头分别对从上出料孔和下出料孔出来的电容器进行封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箱体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进料支撑板;进料支撑板的上端面与进料孔的下侧壁平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腔的前后侧壁左端分别成型有提升移动槽;提升移动槽的上下侧壁之间分别枢接有提升螺纹杆;提升移动槽的下侧壁上固定有提升驱动电机;提升螺纹杆的下端与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提升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竖直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提升移动槽内并且螺接在相应侧的提升螺纹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腔的前后侧壁右部分别成型有两组上下分布的竖直导向组;竖直导向组包括三个左右均匀分布的竖直导向槽;两侧的竖直导向槽的上下侧壁之间成型有竖直导杆;中间的竖直导向槽的上下侧壁之间枢接有竖直驱动螺纹杆;中间的竖直导向槽的下侧壁上固定有竖直驱动电机;竖直驱动螺纹杆与相应侧的竖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冷却框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三个与竖直导向槽配合的竖直导块;两侧的竖直导块竖直套设在相应侧的竖直导杆上;中间的竖直导块螺接在相应侧的竖直驱动螺纹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腔的右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成型有一对与推行板配合的避让收纳槽;箱体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四个左右驱动电缸;推行板固定在相应侧的左右驱动电缸的活塞杆右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箱体的右端面上固定有一对上下分布的上支撑板和一对上下分布的出料支撑板;两组封口头分别固定在一对上支撑板的下端面上;一对出料支撑板的上端面分别与上出料孔和下出料孔的下侧壁平齐;出料支撑板的左端竖直伸缩设置的阻挡板;封口头位于阻挡板与箱体的右端面之间;出料支撑板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前后阻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阻挡板呈L型;阻挡板的竖直部竖直穿过出料支撑板;出料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阻挡气缸;阻挡板的水平部固定在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腔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固定有左阻挡板;左阻挡板正对进料孔并且其左端面与升降提升板的右端面平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有两个冷却框来增加冷却时间,同时又不影响加工传送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箱体;100、冷却腔;101、进料孔;102、上出料孔;103、下出料孔;104、竖直导向槽;105、竖直导杆;106、提升移动槽;11、左阻挡板;12、进料支撑板;13、出料支撑板;131、前后阻挡板;14、上支撑板;20、冷却装置;21、提升螺纹杆;22、升降提升板;23、左右驱动电缸;231、推行板;24、竖直驱动螺纹杆;25、冷却框;251、隔离板;26、冷却喷头;30、封口装置;31、封口头;32、阻挡气缸;33、阻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0、冷却装置20和封口装置30;箱体10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100;箱体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101;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25;一对冷却框25升降设置在冷却腔100内;冷却框25的右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25的左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22;冷却框25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251;隔离板251的底面和冷却框25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26;冷却喷头26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箱体10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231;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当上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下端、下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上端时,上出料孔102的下侧壁与上侧的隔离板251的上端面平齐,下出料孔103的下侧壁与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下侧壁平齐,中间的一对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侧的冷却框25的下部空间和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上部空间;封口装置30包括两组设置在箱体10的右端面上的上下分布的封口头31;两组封口头31分别对从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出来的电容器进行封口。如图1所示,箱体10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进料支撑板12;进料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与进料孔101的下侧壁平齐。如图1所示,冷却腔100的前后侧壁左端分别成型有提升移动槽106;提升移动槽106的上下侧壁之间分别枢接有提升螺纹杆21;提升移动槽106的下侧壁上固定有提升驱动电机;提升螺纹杆21的下端与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提升板22的前后两端分别竖直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提升移动槽106内并且螺接在相应侧的提升螺纹杆21上。如图1所示,冷却腔100的前后侧壁右部分别成型有两组上下分布的竖直导向组;竖直导向组包括三个左右均匀分布的竖直导向槽104;两侧的竖直导向槽104的上下侧壁之间成型有竖直导杆105;中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0)、冷却装置(20)和封口装置(30);箱体(10)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100);箱体(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101);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25);一对冷却框(25)升降设置在冷却腔(100)内;冷却框(25)的右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25)的左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22);冷却框(25)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251);隔离板(251)的底面和冷却框(25)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26);冷却喷头(26)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箱体(10)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231);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当上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下端、下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上端时,上出料孔(102)的下侧壁与上侧的隔离板(251)的上端面平齐,下出料孔(103)的下侧壁与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下侧壁平齐,中间的一对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侧的冷却框(25)的下部空间和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上部空间;封口装置(30)包括两组设置在箱体(10)的右端面上的上下分布的封口头(31);两组封口头(31)分别对从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出来的电容器进行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状的箱体(10)、冷却装置(20)和封口装置(30);箱体(10)内部成型有长方体状的冷却腔(100);箱体(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进料孔(101);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框状的冷却框(25);一对冷却框(25)升降设置在冷却腔(100)内;冷却框(25)的右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右侧壁接触;冷却框(25)的左端面与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此间隙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升降提升板(22);冷却框(25)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成型有隔离板(251);隔离板(251)的底面和冷却框(25)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26);冷却喷头(26)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箱体(10)的右侧壁上成型有上下分布的左右贯穿的矩形状的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冷却腔(100)的左侧壁上部和下部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推行板(231);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当上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下端、下侧的冷却框(25)处于最上端时,上出料孔(102)的下侧壁与上侧的隔离板(251)的上端面平齐,下出料孔(103)的下侧壁与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下侧壁平齐,中间的一对推行板(231)分别正对上侧的冷却框(25)的下部空间和下侧的冷却框(25)的上部空间;封口装置(30)包括两组设置在箱体(10)的右端面上的上下分布的封口头(31);两组封口头(31)分别对从上出料孔(102)和下出料孔(103)出来的电容器进行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左端面上成型有进料支撑板(12);进料支撑板(12)的上端面与进料孔(101)的下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下冷却框的注油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腔(100)的前后侧壁左端分别成型有提升移动槽(106);提升移动槽(106)的上下侧壁之间分别枢接有提升螺纹杆(21);提升移动槽(106)的下侧壁上固定有提升驱动电机;提升螺纹杆(21)的下端与提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提升板(22)的前后两端分别竖直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提升移动槽(106)内并且螺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