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及其可折叠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6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座椅,其可拆卸地装设在可折叠婴儿车上。可折叠婴儿车包括婴儿车把手、前脚部及后脚部,婴儿车把手可折叠地连接于后脚部,前脚部可折叠地连接于后脚部且具有第一安装座。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支架及第一枢轴部。座椅支架具有上座椅部及下座椅部,上座椅部可折叠地连接于下座椅部。第一枢轴部可枢转地连接于下座椅部且可拆卸地装设在第一安装座上,使得儿童座椅设置在前脚部上。当前脚部及婴儿车把手相对于后脚部折叠时,下座椅部可通过第一枢轴部而与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前脚部上。通过上述儿童座椅二次折叠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缩减儿童座椅在可折叠婴儿车上的折叠体积,提升可折叠婴儿车的折叠及收纳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座椅及其可折叠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及其可折叠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装设在可折叠婴儿车的前脚部且可折叠在前脚部上的儿童座椅及其可折叠婴儿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消费产品已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婴儿车。前述婴儿车不仅可允许使用者以单手操控而轻减带婴孩出门的不便性,同时也可让婴孩舒服地乘坐于婴儿车上。因此,在婴孩照顾上,婴儿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一般来说,婴儿车主要是由婴儿车支架与装设在婴儿车支架上的儿童座椅所构成以用来承载婴孩,且允许儿童座椅可以不同的朝向状态(如前后向状态)可拆卸地装设在婴儿车支架上。然而,由于婴儿车支架通常无法与儿童座椅一起折叠以使得整体折叠尺寸更为紧凑,因此往往会造成使用者在折叠或收纳可折叠婴儿车上的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地装设在可折叠婴儿车的前脚部且可折叠在前脚部上的儿童座椅及其可折叠婴儿车,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可拆卸地装设在一可折叠婴儿车上,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包括一婴儿车把手、一前脚部及一后脚部,所述婴儿车把手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所述前脚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且具有一第一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包括一座椅支架及一第一枢轴部。所述座椅支架具有一上座椅部及一下座椅部,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前脚部上。当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时,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所述儿童座椅可以还包括一第一锁定件、一第二枢轴部、一第二锁定件、一连动件及一释锁把手。所述第一锁定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座椅部内以可操作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枢轴部或与所述第一枢轴部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枢接于所述下座椅部及所述上座椅部。所述第二锁定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座椅部内以可操作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或与所述第二枢轴部脱离。所述连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及所述第二锁定件。所述释锁把手设置于所述上座椅部及连接于所述连动件。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上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一枢轴部,使得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一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一枢轴部以防止所述下座椅部相对于所述前脚部折叠,且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上座椅部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所述连动件可以为一缆线穿过所述第二锁定件而连接至所述第一锁定件,以同时拉动或释放所述第二锁定件及所述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二枢轴部可以具有一开口及向内延伸形成的一同心圆形轨道,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同心圆形轨道,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往所述开口突出形成;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使所述凸部移动至卡合于所述开口的一挡边的位置,以防止所述上座椅部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以使所述凸部从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移动到对应所述同心圆形轨道的位置时,所述凸部可沿着所述同心圆形轨道移动,使得所述上座椅部可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所述儿童座椅可以还包括一托盘,所述托盘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上座椅部。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托盘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上座椅部上。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上座椅部折叠。所述儿童座椅可以还包括一扶手,所述扶手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上座椅部。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扶手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上座椅部上。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上座椅部折叠。所述婴儿车把手可以具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婴儿车把手上。所述上座椅部可以具有一支撑件,当所述下座椅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以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时,所述支撑件支撑在一承载面上以与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的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共同支撑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在所述承载面上。本专利技术更提供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其包括一后脚部、一婴儿车把手、一前脚部及一儿童座椅。所述婴儿车把手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所述前脚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且具有一第一安装座。所述儿童座椅包括一座椅支架及一第一枢轴部。所述座椅支架具有一上座椅部及一下座椅部,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前脚部上。当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时,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所述婴儿车把手可以具有一把手毂、一上把手部及一下把手部,所述下把手部通过所述把手毂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上把手部且枢接于所述后脚部;当所述前脚部及所述下把手部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时,所述上把手部可通过所述把手毂相对于所述下把手部折叠。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儿童座椅二次折叠设计以缩减儿童座椅在可折叠婴儿车上的折叠体积,以有效地解决习知技术所提到的婴儿车支架无法与儿童座椅一起折叠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大大地提升可折叠婴儿车的折叠及收纳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可折叠婴儿车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可折叠婴儿车的折叠示意图;图3是图1的可折叠婴儿车的部分内部示意图;图4是第二锁定件的凸部卡合于图2的第二安装座的开口的放大示意图;及图5是图1的儿童座椅以后向状态设置在可折叠婴儿车上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可折叠婴儿车12婴儿车把手14前脚部16后脚部18儿童座椅20第一安装座24座椅支架26第一枢轴部28上座椅部30下座椅部32第一锁定件34第二枢轴部36托盘38第二锁定件40连动件42释锁把手44同心圆形轨道46开口48凸部50挡边52支撑件54第二安装座56把手毂58上把手部60下把手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座椅,其可拆卸地装设在一可折叠婴儿车上,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包括一婴儿车把手、一前脚部及一后脚部,所述婴儿车把手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所述前脚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且具有一第一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包括:/n一座椅支架,其具有一上座椅部及一下座椅部,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及/n一第一枢轴部,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前脚部上;/n其中,当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时,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9 US 62/845,5041.一种儿童座椅,其可拆卸地装设在一可折叠婴儿车上,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包括一婴儿车把手、一前脚部及一后脚部,所述婴儿车把手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所述前脚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且具有一第一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包括:
一座椅支架,其具有一上座椅部及一下座椅部,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及
一第一枢轴部,其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座椅部,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前脚部上;
其中,当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时,所述上座椅部可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
一第一锁定件,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座椅部内以可操作地卡合于所述第一枢轴部或与所述第一枢轴部脱离;
一第二枢轴部,其枢接于所述下座椅部及所述上座椅部;
一第二锁定件,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座椅部内以可操作地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或与所述第二枢轴部脱离;
一连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及所述第二锁定件;及
一释锁把手,其设置于所述上座椅部及连接于所述连动件;
其中,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上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下座椅部上,且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一枢轴部,使得所述下座椅部可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而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
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一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一枢轴部以防止所述下座椅部相对于所述前脚部折叠,且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上座椅部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为一缆线穿过所述第二锁定件而连接至所述第一锁定件,以同时拉动或释放所述第二锁定件及所述第一锁定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轴部具有一开口及向内延伸形成的一同心圆形轨道,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同心圆形轨道,所述第二锁定件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往所述开口突出形成;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使所述凸部移动至卡合于所述开口的一挡边的位置,以防止所述上座椅部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以使所述凸部从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移动到对应所述同心圆形轨道的位置时,所述凸部可沿着所述同心圆形轨道移动,使得所述上座椅部可相对于所述下座椅部折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
一托盘,其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上座椅部;
其中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托盘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上座椅部上;
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上座椅部折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
一扶手,其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上座椅部;
其中当所述释锁把手拉动所述连动件时,所述连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脱离所述第二枢轴部,使得所述扶手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部折叠在所述上座椅部上;
当所述释锁把手释放所述连动件时,所述第二锁定件被释放以卡合于所述第二枢轴部以防止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上座椅部折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把手具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枢轴部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使得所述儿童座椅设置在所述婴儿车把手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椅部具有一支撑件,当所述下座椅部通过所述第一枢轴部以与所述上座椅部共同折叠在所述前脚部上时,所述支撑件支撑在一承载面上以与相对于所述后脚部折叠的所述前脚部及所述婴儿车把手共同支撑所述可折叠婴儿车在所述承载面上。


9.一种可折叠婴儿车,其包括:
一后脚部;
一婴儿车把手,其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后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鲁·J·霍斯特丹尼尔·A·萨克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