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9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形态的集尘装置包括:壳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集尘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与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清洗水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集尘模块的下部而收容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所述清洗水处理单元可以包括:水槽,收容所述清洗水;吸附带,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辊轮,连接于所述吸附带并且使所述吸附带移动;及刮尘部件,刮下附着在所述吸附带的灰尘使其脱离所述吸附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凭借静电力收集灰尘并且利用清洗水清除附着在集尘极的灰尘的湿式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开发了能将气体所含微细灰尘之类的粒子状污染物清除的各种装置,作为其中的一种装置,电气集尘器引起电晕放电生成大量电子(离子),并且利用此时生成的电子(离子)使周围的气体分子离子化。被电气集尘器离子化的气体分子则和气体所含粒子状物质(微细灰尘等)结合使得粒子状物质带电(具备电气极性),带电的粒子状物质则受静电力被集尘极捕获。电气集尘器以一定间距配置集尘极并且进行电气接地,在集尘极与集尘极之间安装了施加高电压的放电极。该结构若对放电极施加高电压,则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现象,集尘极与放电极通常都使用电导体材质。由于在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形成电晕放电,因此存在放电极与集尘极发生很多振动的问题。而且,若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大,则集尘效率下降,产生为了电晕放电而需要施加大电压的问题。若放电极与集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小,则虽然能提高集尘效率,但是如果无法坚固地支持放电极与集尘极,则存在放电极与集尘极可能会短路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n壳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n集尘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与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n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n清洗水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集尘模块的下部,收容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n所述清洗水处理单元包括:/n水槽,收容所述清洗水;/n吸附带,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n辊轮,连接于所述吸附带并且使所述吸附带移动;及/n刮尘部件,刮下附着在所述吸附带的灰尘使其脱离所述吸附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9 KR 10-2019-0054387;20190522 KR 10-2019-001.一种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和排放气体的排放口;
集尘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包括被施加电压的多个放电极与配置在所述放电极之间并被接地的集尘极;
清洗水供应单元,向所述集尘模块喷射清洗水;及
清洗水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集尘模块的下部,收容从集尘模块下落的清洗水;
所述清洗水处理单元包括:
水槽,收容所述清洗水;
吸附带,以履带形态连续地形成;
辊轮,连接于所述吸附带并且使所述吸附带移动;及
刮尘部件,刮下附着在所述吸附带的灰尘使其脱离所述吸附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带以网格形态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带的一部分沉没在所述清洗水中,所述吸附带的其它部分位于比所述清洗水更靠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尘部件在所述水槽的底部被竖立安装,从所述吸附带脱离的灰尘块积蓄在所述水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尘部件包括在所述水槽的底部被竖立安装的支持架、和从支持架朝上突出并且具备弹性的尖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梁,形成有使所述放电极插入的多个下插槽而支持所述放电极;以及下框架,沿所述放电极的叠层方向连续形成,支持所述第一设置梁,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设置梁对所述放电极施加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具有下绝缘碍子和贯穿所述下绝缘碍子的高压端子棒的绝缘连接件,所述下框架以悬挂在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方式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墙面并且使多个所述绝缘连接件插入的管型大梁,所述下绝缘碍子置放在所述管型大梁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电极安装沿所述放电极的宽度方向连续的第一补强杆,所述第一补强杆形成为从所述放电极的两侧侧端突出并且被所述第一设置梁支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置梁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管状的支持管、以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云李相麟黄宰东文相澈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