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力混合器、混合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295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阻力混合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低阻力混合器包括进水口管道、加药口、文丘里管、混合射流器、出水口管道和外壳,混合器两端的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分别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入口与进水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加药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混合射流器相接,所述混合射流器四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顶部为封闭式结构,混合射流器位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中间,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射流器的体积很小,摆托了原来管式混合机的叶片限制,所以体积可以做得比现有混合器小,生产中容易组装,在安装与维护方面更加方便,且制造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阻力混合器、混合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低阻力混合器、混合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的净化系统上,常在絮凝沉淀装置的原水管道上设有絮凝剂和原水的混合装置,用于使原水和絮凝剂充分均匀混合、形成一种微絮体后再进入絮凝沉淀装置主体进行进一步的絮凝沉淀处理。但现有技术中管道混合器,多采用有轴螺旋叶片,且多个螺旋片螺旋方向一致的方式,导致混合器存在拌流效果差、水药混合效率低、水头损失大等缺点。管道混合器也称管式静态混合器,在给排水和环保工程中对投加各种混凝剂、助凝剂、臭氧、液氯及酸碱中和、气水混合等方面都非常有效,是处理水域各种药剂实现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快速高效混合、结构简单,节约能耗、体积小巧等特点,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管道混合器会产生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使加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水体中,达到瞬间混合的目的,混合效率高达90~95%,可节省药剂用量约20~30%,对提高水处理效果,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混合器主要选用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让流体在管线中流动冲击各种类型板元件,增加流体层流运动的速度梯度或形成湍流,层流时是“分割-位置移动-重新汇合”,湍流时,流体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会在断面方向产生剧烈的涡流,有很强的剪切力作用于流体,使流体进一步分割混合,最终混合形成所需要的乳状液。静态混合器的混合过程是安装在空心管道中的不同规格的混合单元进行的。由于混合单元的作用,使流体时而左旋,时而右转旋,不断改变流动混合机方向,不仅将中心流体推向周边,而且将周边流体推向中心,从而造成良好的径向混合效果。现有的混合器本身安装尺寸较大,安装位置易受限,特别在个别安装位置不冗余的地方,安装存在不灵活的现象。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0274918.4提供了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管道本体、进水口管道、出水口管道、无轴螺旋紊流片、加药管。在该专利中管道本体整体形状为圆柱形,进水口与管道本体的连接处,为斜面切线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的圆锥状。出水口与管道本体的连接处,与进水口的连接处为镜面对称的设置。该专利所提供的的技术存在压降损失严重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669486.2提供了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具有内腔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所述筒体靠近进水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加药管,所述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片状的混合叶片,所述混合叶片呈螺旋状且沿筒体的轴线螺旋设置,所述混合叶片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混合叶片上设置有凸出混合叶片表面且呈条状的微阻条。该专利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剂与原水充分混合的问题,但混合叶片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侧壁上,使得装置本身不易加工安装与拆修;且为了产生比较好的混合效果,需较多的叶片,筒体将做的比较长,导致管道混合器体积大,质量重,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低阻力混合器,以解决现有混合器存在压降损失大、混合器体积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低阻力混合器,包括进水口管道、加药口、文丘里管、混合射流器、出水口管道和外壳,混合器两端的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分别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入口与进水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加药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混合射流器相接,所述混合射流器四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顶部为封闭式结构,混合射流器位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中间,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优选地,所述混合射流器的顶部为穹顶状。优选地,所述加药口与加药泵连接。优选地,所述文丘里管的两端固定于外壳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混合射流器的封闭式结构部分位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内部。优选地,所述文丘里管收缩段入口的宽度大于进水口管道的宽度。优选地,所述文丘里管扩展段出口的宽度大于混合射流器的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阻力混合器的混合方法,包括根据原水流速度大小,包括根据原水流速度大小调节加药泵的功率,从而调节加药速度,控制加药速度大于原水流速度的3倍以上。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低阻力混合器的应用,所述低阻力混合器应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净化系统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器中,当原水和絮凝剂经过混合射流器后,产生了涡流,外部的水流向混合射流器内部流动,内部的水流又受到外部水流的压力,向外部流动,又通过整体的水流方向,使水流源源不断的向出水口方向流动,通过三种力的作用,使得原水与絮凝剂混合完全,可以达到原来管式混合器的效果,实现90%-95%的混合效果,且耗能更低。2.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射流器的体积很小,摆托了原来管式混合机的叶片限制,所以体积可以做得比现有混合器小,生产中容易组装,在安装与维护方面更加方便,且制造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试验案例1的示意图。图3是试验案例2的示意图。图4是试验案例4的示意图。图中:1-进水口管道;2-加药口;3-文丘里管;4-混合射流器;5-出水口管道;6-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一种低阻力混合器,包括进水口管道1、加药口2、文丘里管3、混合射流器4、出水口管道5和外壳6,混合器两端的进水口管道1和出水口管道5分别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文丘里管3的收缩段入口与进水口管道1连接处设有加药口2,文丘里管3的扩散段与混合射流器4相接,所述混合射流器4四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顶部为封闭式结构,使水流从混合射流器两侧进入混合射流器内部,混合射流器的另一端与出水管道一体连接;混合射流器4位于文丘里管3的扩散段中间,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阻力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管道、加药口、文丘里管、混合射流器、出水口管道和外壳,混合器两端的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分别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入口与进水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加药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混合射流器相接,所述混合射流器四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顶部为封闭式结构;混合射流器位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中间,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管道、加药口、文丘里管、混合射流器、出水口管道和外壳,混合器两端的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分别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入口与进水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加药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混合射流器相接,所述混合射流器四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顶部为封闭式结构;混合射流器位于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中间,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管道和出水口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射流器的顶部为穹顶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与加药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阻力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的两端固定于外壳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京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