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5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和搅拌站,搅拌站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上料机构,且搅拌站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的上端设置有排气扇,且排气扇的一端通过排风管与除尘机构连接,通过上料机构上设置的封闭外壳构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搅拌站上的框架和围板构成的半封闭空间有利于对产生的粉尘的集中清理,避免粉尘四处扩散,能够实现较好的除尘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在气泵的作用下形成高压气体能够实现将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吹起进行清理的功能,通过设置的呈U型起伏的除尘管延长携带粉尘气流滞留时间和减缓携带粉尘气流流速有利于对粉尘的沉淀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斗提式搅拌站
,具体为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凝土市场中混凝土搅拌站的应用相当广泛,当前混凝土搅拌站根据骨料的二次提升方式可分为皮带输送式和斗提式。其中斗提式搅拌站的技术发展较皮带输送式搅拌站要早,且应用也比较广泛,而斗提式搅拌站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加工时往往存在水泥粉尘四处飞散污染环境的情况,因此需要除尘装置进行除尘避免环境和空气被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斗提式搅拌站对于生产时产生的粉尘清理除尘效果不佳,同时对于除尘处理的水泥粉尘不易回收利用,而且不具有对斗提式搅拌站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清理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斗提式搅拌站产生的粉尘清理除尘效果不佳、除尘处理的水泥粉尘不易回收利用和不具有对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清理的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和搅拌站,搅拌站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上料机构,且搅拌站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和搅拌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站(2)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上料机构(1),且搅拌站(2)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罩(3),所述吸尘罩(3)的上端设置有排气扇(4),且排气扇(4)的一端通过排风管(5)与除尘机构(6)连接;/n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导轨(15),前后两个所述的导轨(15)靠近右上端部位半封闭式围设有封闭外壳(13),且封闭外壳(13)的上端面设置有向内侧喷气的第一喷管(12),所述搅拌站(2)包括框架(21),所述框架(2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围板(23),且围板(23)上设置有向内侧喷气的第二喷管(2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和搅拌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站(2)的左端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上料机构(1),且搅拌站(2)的上端设置有吸尘罩(3),所述吸尘罩(3)的上端设置有排气扇(4),且排气扇(4)的一端通过排风管(5)与除尘机构(6)连接;
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导轨(15),前后两个所述的导轨(15)靠近右上端部位半封闭式围设有封闭外壳(13),且封闭外壳(13)的上端面设置有向内侧喷气的第一喷管(12),所述搅拌站(2)包括框架(21),所述框架(2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围板(23),且围板(23)上设置有向内侧喷气的第二喷管(22),所述第一喷管(12)和第二喷管(22)均通过管道与气泵连接;
所述除尘机构(6)包括箱体(61),所述箱体(61)的内侧设置有呈U型起伏的除尘管(63),且除尘管(63)位于每个U型部位的最下端均设置有集灰斗(633),所述集灰斗(633)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板(631),且过滤板(631)安插固定在集灰斗(633)内,所述集灰斗(633)的下端口设置有排料盒(634),且排料盒(634)的内侧设置有拨料辊(632),所述排料盒(634)的下端安插在收集筒(62)的内侧,所述除尘管(63)的进气端与排风管(5)连通,且除尘管(63)的出气端连接有排气管(65),所述除尘管(63)靠近上端部位固定设置有振动机构(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提式搅拌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导轨(15)之间排布有若干个链轮,且若干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1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剑明钟焕琼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路源重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