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煎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是一种中药煎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作为民族瑰宝,其服用一直是一件较麻烦的事,中药在开回药方后,需要把药方所列的各种药物放在窝中煎熬后才可服用。传统的方法是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采用砂锅类容器进行中药的熬制,一般为开放的常温常压环境,费时费能源,且在长时间的熬制过程中,药物有效成分大量挥发,无法保证药物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煎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封闭的煎药环境,不仅能避免药物的有效成分大量挥发,保证药物的疗效,而且具有省时和节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煎制装置,包括锅体及锅盖,所述锅盖螺纹连接于锅体上端口处,并且锅体上端口处开设有密封腔,密封腔中嵌设有用于锅盖与锅体构成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垫;所述锅盖上设有气阀机构,所述气阀机构包括阀体,阀体的内顶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周侧套设有滑套,滑套的外壁与阀体内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煎制装置,包括锅体(1)及锅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螺纹连接于锅体(1)上端口处,并且锅体(1)上端口处开设有密封腔(52),密封腔(52)中嵌设有第一密封垫(53);所述锅盖(2)上设有气阀机构(3),所述气阀机构(3)包括阀体(5),阀体(5)的内顶部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的周侧套设有滑套(7),滑套(7)的外壁与阀体(5)内壁相贴合;所述滑套(7)经拉簧(8)与固定座(6)相连;所述滑套(7)与固定座(6)之间形成上腔(9),滑套(7)与阀体(5)内底壁之间形成下腔(10);所述固定座(6)的下部设有导向螺丝(11),导向螺丝(1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煎制装置,包括锅体(1)及锅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螺纹连接于锅体(1)上端口处,并且锅体(1)上端口处开设有密封腔(52),密封腔(52)中嵌设有第一密封垫(53);所述锅盖(2)上设有气阀机构(3),所述气阀机构(3)包括阀体(5),阀体(5)的内顶部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的周侧套设有滑套(7),滑套(7)的外壁与阀体(5)内壁相贴合;所述滑套(7)经拉簧(8)与固定座(6)相连;所述滑套(7)与固定座(6)之间形成上腔(9),滑套(7)与阀体(5)内底壁之间形成下腔(10);所述固定座(6)的下部设有导向螺丝(11),导向螺丝(11)上沿轴向滑动设置柱塞杆(12),且柱塞杆(12)依次贯穿滑套(7)以及阀体(5)延伸至阀体(5)外部;所述阀体(5)的下部设有通气柱(30),通气柱(30)内沿轴向设有与下腔(10)相连通的导槽(31),通气柱(30)上还设有连通导槽(31)与阀体(5)外部的通气孔(34),导槽(31)的底端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挡住通气孔(34)的启闭块(32),所述滑套(7)上设有用于顶开启闭块(32)将通气孔(34)与导槽(31)相连通的顶杆(13),顶杆(13)的直径小于导槽(31)的直径,所述阀体(5)上还开设有与导槽(31)相连通并延伸至阀体(5)外端面的出气流道(14),出气流道(14)的外端设有出气调压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煎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12)上沿轴向开设有延伸至柱塞杆(12)下端面的第一弹簧腔(15),所述导向螺丝(11)的螺帽抵在第一弹簧腔(15)上端面,柱塞杆(12)上位于第一弹簧腔(15)下端的部位螺纹连接有压紧螺丝(17),所述第一弹簧腔(15)内设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导向螺丝(11)的螺帽相抵触,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压紧螺丝(17)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煎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12)的外周设有导向套(18),所述阀体(5)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压环(19),第一压环(19)将导向套(18)压固于固定座(6)上,导向套(18)上设有连通导向套(18)内部与上腔(9)的通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煎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7)与导向套(18)之间夹设有多排滚珠(21),所述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郑建建,叶炬,李纯雪,章榕榕,詹雅婷,杜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