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加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47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及其操作方法,该器械包括包括导向器、导针、引导器和微型固定器,导向器包括操作把手和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与操作把手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且操作把手上设置有与导向管相贯通的贯通孔;导针呈杆状,且导针能够贯穿导向管,在导针的一端设置一卡置牵引端,引导器包括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微型固定器包括方形框,在方形框的右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杆爪。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导向器、导针和引导器的操作方法,可顺利重建韧带的植入,利用本器械可辅助顺利实现韧带重建手术,且手术效果好。

An instrument fo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of ankle joint injury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踝关节扭伤、踝部骨折等外伤常可导致踝关节韧带损伤,如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内侧三角韧带等,影响踝关节稳定性,导致足部功能障碍。若临床出现持续性踝关节功能不稳定、反复踝关节扭伤等情况,则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因踝关节胫侧三角韧带及腓侧副韧带存在解剖结构为扁平状,内部呈条索状,且起、止点宽度不一致等特点,完整的韧带在踝关节胫侧及腓侧呈扇形应力弧结构,以适应我们的行走步态并保持稳定。目前韧带重建方法多采用游离或异体肌腱、腓骨短肌腱等材质,使用单纯锚钉,腓骨双通道和单通道等的腱骨固定方式进行重建,存在肌腱固定失败、应力集中导致疼痛及踝关节活动受限、应用腓骨肌腱导致踝关节和距下关节长期虚弱并失去动态稳定能力等缺点,且无法进行解剖重建,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及其操作方法,利用该装置内导向器、导针和引导器可顺利实现重建韧带的导入,韧带导入定位后,通过微型固定器实现韧带起止端在相应骨槽中的稳定固定,从而可保证手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包括导向器、导针、引导器和微型固定器,所述导向器包括操作把手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且操作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相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导针呈杆状,所述导针的一端为引导端,所述导针的另一端为卡置牵引端,在所述卡置牵引端上设置一卡置球体,所述引导端可从导向管的活动端插入到导向管内并从贯通孔伸出;所述引导器包括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所述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依次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引导段为中空管,在所述第一引导段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引导段为软管,在所述第三引导段上设置一与所述导针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引导段相贯通,所述卡置球体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微型固定器包括方形框,在所述方形框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方形框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第二穿线孔,在所述方形框的右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杆爪,所述杆爪的前段部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构成,在温度低于10°的环境下,所述杆爪的前段部呈直线状态,在温度等于大于25°的环境下,位于方形框右侧壁上部的杆爪的前段部向上发生弯曲,位于方形框右侧壁下部的杆爪的前段部向下发生弯曲。优选地,所述导向管的活动端呈锥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的左端部的纵向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三引导段的右端部呈扁平锥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杆爪的最前端呈锥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导向器、导针和引导器的配合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手持操作把手将导向管导入合适位置;S2、将导针的引导端依次从引导器的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穿过,然后,引导端从所述第一通孔穿出;S3、将导针的引导端从导向管的活动端穿入,然后,从贯通孔穿出;S4、将导向管从导针上抽出并拿下,继而完成导向器、导针和引导器的配合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利;在进行韧带重建时,将韧带的一端固定在引导器上,通过导向器对导针的导向作用,及导针对引导器的牵引导向作用,可顺利实现引导器上的韧带在合适位置的置入;韧带置入位置合适后,将引导器与韧带分离,然后,将两个微型固定器分别固定在韧带的起止端,接着,将微型固定器放入相应的骨槽中,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造而成的杆爪的前段部依据其具有的双程记忆效应,在骨槽内发生相应弯曲,从而实现微型固定在骨槽内的固定,继而实现韧带在骨槽内的固定,韧带采用上述固定方式实现固定,其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韧带固定牢固,从而可保证韧带重建手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向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导针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引导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5为微型固定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6为杆爪受热变形后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8为导向器、导针和引导器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中:1导向器、11操作把手、111贯通孔、12导向管、121活动端、2导针、21引导端、22卡置牵引端、221卡置球体、3引导器、31第一引导段、311第一穿线孔、32第二引导段、33第三引导段、331第一通孔、4微型固定器、41方形框、411第二穿线孔、42杆爪、421前段部、422最前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如图1所示),包括导向器1、导针2、引导器3和微型固定器4,所述导向器1包括操作把手11和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11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且操作把手1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12相贯通的贯通孔111,在手术中,导向管12在人体组织内移动,为便于导向管12在人体组织内移动,在此,将导向管12的活动端121设置呈锥形,通过操作把手11操纵导向管12,利于导向管12的定向移动,所述导针2呈杆状,所述导针2的一端为引导端21,所述导针2的另一端为卡置牵引端22,在所述卡置牵引端22上设置一卡置球体221,所述引导端21可从导向管12的活动端121插入到导向管12内并从贯通孔111伸出;所述引导器3包括第一引导段31、第二引导段32和第三引导段33,所述第一引导段31、第二引导段32和第三引导段33依次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引导段31为中空管,在所述第一引导段3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线孔311,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第一穿线孔311可实现韧带在第一引导段31的固定,所述第二引导段32为软管,在所述第三引导段33上设置一与所述导针2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31,且第一通孔331与所述第二引导段32相贯通,所述卡置球体221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331的内径,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引导器3顺利在人体组织内带动重建韧带移动,在此,使得所述第一引导段31、第二引导段32和第三引导段33的左端部的纵向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三引导段33的右端部呈扁平锥形状。所述微型固定器4包括方形框41,在所述方形框41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方形框41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第二穿线孔411,利用第二穿线孔411可实现重建韧带的起止端与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其特征是,包括导向器、导针、引导器和微型固定器,所述导向器包括操作把手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且操作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相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导针呈杆状,所述导针的一端为引导端,所述导针的另一端为卡置牵引端,在所述卡置牵引端上设置一卡置球体,所述引导端可从导向管的活动端插入到导向管内并从贯通孔伸出;所述引导器包括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所述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依次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引导段为中空管,在所述第一引导段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引导段为软管,在所述第三引导段上设置一与所述导针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引导段相贯通,所述卡置球体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微型固定器包括方形框,在所述方形框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方形框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第二穿线孔,在所述方形框的右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杆爪,所述杆爪的前段部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构成,在温度低于10°的环境下,所述杆爪的前段部呈直线状态,在温度等于大于25°的环境下,位于方形框右侧壁上部的杆爪的前段部向上发生弯曲,位于方形框右侧壁下部的杆爪的前段部向下发生弯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踝关节损伤韧带重建的器械,其特征是,包括导向器、导针、引导器和微型固定器,所述导向器包括操作把手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且操作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管相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导针呈杆状,所述导针的一端为引导端,所述导针的另一端为卡置牵引端,在所述卡置牵引端上设置一卡置球体,所述引导端可从导向管的活动端插入到导向管内并从贯通孔伸出;所述引导器包括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所述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和第三引导段依次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引导段为中空管,在所述第一引导段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引导段为软管,在所述第三引导段上设置一与所述导针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引导段相贯通,所述卡置球体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微型固定器包括方形框,在所述方形框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方形框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第二穿线孔,在所述方形框的右侧壁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杆爪,所述杆爪的前段部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构成,在温度低于10°的环境下,所述杆爪的前段部呈直线状态,在温度等于大于25°的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利
申请(专利权)人:王加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