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盖和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2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1
本申请公开了防护盖和插座,属于防护部件技术领域。防护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套设在内盖的外侧,内盖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上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外盖中的第一凸凹结构和弹性元件位于外盖本体的下表面;内盖中的第二凸凹结构和限位部位于内盖本体的上表面;弹性元件在外盖不被按压时使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相分离,且在外盖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限位部,而在外盖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限位部;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在外盖被按压时能够接合。如此不仅避免了灰尘、水等进入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且防止了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盖和插座
本申请涉及防护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盖和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一种可以将电器与供电线路连接起来的电气器件。插座上有多个插孔,当电器的插头的插销插入插座上的插孔中时,电器可以从供电线路获得电能。目前,插座一般包括面板、插套和用于连接供电线路的铜条。面板上具有插孔,插孔与插套的位置相对应,插套与铜条连接。电器的插头的插销插入面板上的插孔时会与插套接触,继而可以通过铜条连接到供电线路。然而,插座上的插孔往往暴露于外,不仅容易进灰、进水,影响插座性能,而且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盖和插座,可以保证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其中,所述外盖套设在所述内盖的外侧,所述内盖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所述被防护对象旋接;所述外盖包括外盖本体、第一凸凹结构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外盖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内盖包括内盖本体、第二凸凹结构和限位部,所述第二凸凹结构和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内盖本体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不被按压时使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相分离,并且在所述外盖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所述限位部,而在所述外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被按压时能够接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结构包括延所述外盖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所述第二凸凹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盖本体的周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其中,所述多个凸块能够嵌入所述多个凹口。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所述弹片的连接端与所述下表面连接,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远离所述下表面,所述弹片自所述连接端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自由端延伸;其中,在所述外盖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能抵推所述限位部的侧壁;在所述外盖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能从所述限位部上滑过。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在被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抵推的位置处的第一侧壁坡度大于在所述弹片开始滑过的位置处的第二侧壁坡度,所述第二侧壁坡度小于90度。可选地,在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内盖本体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弹片的自由端与所述外盖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凸凹结构与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的高度之和。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凹结构相对所述弹性元件更远离所述下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二凸凹结构相对所述限位部更远离所述上表面的中心。可选地,所述内盖本体的外壁具有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外盖本体的内壁具有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与所述下表面之间。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中的内盖套设在所述插座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本体旋接。可选地,所述内盖与所述插座本体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可选地,所述插座本体包括插座面板和插座外壳,所述插座面板与所述插座外壳连接,所述内盖套设在所述插座面板的外侧且与所述插座面板旋接。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连接到所述外盖,所述插座外壳的侧壁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件嵌入所述环形槽内。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时,弹性元件能抵住限位部来带动内盖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紧。此时该防护盖扣合在被防护对象上,因而被防护对象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水等进入到被防护对象内部,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性能。在沿第一方向旋转外盖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紧之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外盖并不会带动内盖一起旋转,此时外盖仅是在内盖的外侧空转。这种情况下,若需要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松,可以通过按压外盖将第一凸凹结构和第二凸凹结构接合,然后再沿第二方向旋转外盖就可以带动内盖一起旋转,继而可以将内盖与被防护对象旋松,直至内盖与被防护对象分离,以供人们正常使用被防护对象。如此,在未增加太多使用难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该防护盖从被防护对象上取下,从而保证了被防护对象的安全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外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外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片与限位部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弹片与限位部的位置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盖和插座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内盖和插座本体的连接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盖;11:外盖本体;111:下表面;112:内壁;113:第二环形凸起部;12:第一凸凹结构;121:凸块;13:弹性元件;14:弹片;141:弹片的连接端;142:弹片的自由端;2:内盖;21:内盖本体;211:上表面;212:外壁;213:第一环形凸起部;214:第三凸起部;22:第二凸凹结构;221:侧壁;222:凹口;23:限位部;231:第一侧壁;232:第二侧壁;3:插座本体;31:插座面板;32:插座外壳;321:环形槽;33:滑槽;4:防护盖;5:环形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和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具体是该防护盖的爆炸图,图2具体是该防护盖的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防护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其中,外盖1套设在内盖2的外侧,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被防护对象旋接。外盖1包括外盖本体11、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位于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内盖2包括内盖本体21、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位于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其中,弹性元件13被配置为在外盖1不被按压时使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并且在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限位部23,而在外盖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限位部23;第一凸凹结构12和第二凸凹结构22被配置为在外盖1被按压时能够接合。需要说明的是,外盖1是用于带动内盖2旋转的构件,内盖2是用于将被防护对象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的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其中,/n所述外盖(1)套设在所述内盖(2)的外侧,所述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所述被防护对象旋接;/n所述外盖(1)包括外盖本体(11)、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弹性元件(13)位于所述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n所述内盖(2)包括内盖本体(21)、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和所述限位部(23)位于所述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n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3)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不被按压时使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并且在所述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所述限位部(23),而在所述外盖(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所述限位部(2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被按压时能够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包括外盖(1)和内盖(2),其中,
所述外盖(1)套设在所述内盖(2)的外侧,所述内盖(2)适于套设在被防护对象的外侧且与所述被防护对象旋接;
所述外盖(1)包括外盖本体(11)、第一凸凹结构(12)和弹性元件(1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弹性元件(13)位于所述外盖本体(11)的下表面(111);
所述内盖(2)包括内盖本体(21)、第二凸凹结构(22)和限位部(23),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和所述限位部(23)位于所述内盖本体(21)的上表面(211);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3)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不被按压时使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相分离,并且在所述外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能抵住所述限位部(23),而在所述外盖(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能滑越所述限位部(23);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和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被配置为在所述外盖(1)被按压时能够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凹结构(12)包括延所述外盖本体(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凸块(121);
所述第二凸凹结构(22)包括沿所述内盖本体(21)的周向延伸的侧壁(221),所述侧壁(221)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凹口(222);
其中,所述多个凸块(121)能够嵌入所述多个凹口(2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3)为弹片(14);
所述弹片(14)的连接端(141)与所述下表面(111)连接,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远离所述下表面(111),所述弹片(14)自所述连接端(141)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自由端(142)延伸;
其中,在所述外盖(1)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弹片(14)的自由端(142)能抵推所述限位部(23)的侧壁;在所述外盖(1)沿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辉唐金峰罗斌彬吴清发孙圣庆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