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2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插座组件包括插孔和设置在插孔内的金属导电件;金属导电件呈圆筒状结构,并围绕插孔的内壁设置;插头组件具有插针,插针的外径尺寸大于金属导电件的内径尺寸,插针内设有间隔槽;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插接配合时,插针插设于金属导电件内,并与金属导电件的内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防止了电连接的接触不良现象,提高了电接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线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通过插头和插座之间对接,实现电流导通的结构。现有的电连接器中的插头和插座之间通常采用弹簧或弹片的结构,以使得插头和插座之间紧密配合以保证电接触的畅通,但是此种方式在经过长时间的拔插使用之后,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电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电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之间电接触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和插头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孔和设置在所述插孔内的金属导电件;所述金属导电件呈圆筒状结构,并围绕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所述插头组件具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径尺寸,所述插针内设有间隔槽;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插座组件插接配合时,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金属导电件内,并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壁抵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插针包括多个呈弧状的插接部,所述多个插接部首尾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孔和设置在所述插孔内的金属导电件;所述金属导电件呈圆筒状结构,并围绕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和/n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具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径尺寸,所述插针内设有间隔槽;/n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插座组件插接配合时,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金属导电件内,并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孔和设置在所述插孔内的金属导电件;所述金属导电件呈圆筒状结构,并围绕所述插孔的内壁设置;和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具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径尺寸,所述插针内设有间隔槽;
所述插头组件与所述插座组件插接配合时,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金属导电件内,并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多个呈弧状的插接部,所述多个插接部首尾相间设置围合形成圆筒状结构,所述间隔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所述插接部与所述金属导电件的内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的端部倒圆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插针设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设有防呆筋条;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绝缘座,所述插孔设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绝缘座的外壁设有防呆槽;所述防呆筋条插设于所述防呆槽时,所述绝缘壳体套设于所述绝缘座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和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精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