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21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包括基板和固定设置于基板上的偶极子天线,所述偶极子天线由上下设置的辐射贴片组成,所述辐射贴片包括设置于基板顶部的横向贴片及设置于横向贴片底部的变形贴片,所述变形贴片沿横向贴片中线对称式设置,两侧的所述变形贴片连接形成线槽;所述偶极子天线在基板上呈16行*8列,即总数128个偶极子天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阵列式天线的设置,拥有同时对多信源进行接收管理、全空域任意形成不同波束指向、不同数量多波束的传输需求,同时偶极子天线提高了天线自身辐射效率,具有高增益、低副瓣的特点,减小了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波通信
,具体为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微波移动视频传输系统是由移动视频发射机,接收机和摄像机组成,在遇到远距离或非可视距离图像传输时还包括固定或移动式中继转播设备如新闻直播车或中转站,通过移动通信的先进核心技术C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和数字图像压缩MPEG2技术,是高度集成的移动式非视距数字图像传输设备,可以在高速移动中和城市建筑物遮挡情况下传输实时稳定的音频和视频,视频传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和音频通过发射机以微波的形式发出去,接收机收到后通过播放器展示画面内容的系统,相当一台移动的小型电视台,但是运用此种微波移动视频传输系统存在如下弊端:1、一发一收,点对点传输:无线微波移动视频传输系统仅能对特定频段的微波信号进行有限范围的接收,且传输的波束仅为一条,无法满足多视频信号的传播需求;2、发射需要采用全向天线:传统的无线微波移动视频传输系统需要采用旋转机构进行全向发射,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法保证微波传输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备多信源同时接收管理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强的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包括基板和固定设置于基板上的偶极子天线,所述偶极子天线由上下设置的辐射贴片组成,所述辐射贴片包括设置于基板顶部的横向贴片及设置于横向贴片底部的变形贴片,所述变形贴片沿横向贴片中线对称式设置,两侧的所述变形贴片连接形成线槽;所述偶极子天线在基板上呈16行*8列,即总数128个偶极子天线设置。优选的,所述偶极子天线信号覆盖范围为方位120°、俯仰角-30°-15°的空域内,所述偶极子天线的工作频段为2.1-2.5GHz。优选的,所述偶极子天线作用距离为,5W通视条件下≥20km、100mW通视条件下≥5km。优选的,所述基板固定设置于天线骨架内,所述天线骨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天线罩,所述天线骨架远离天线罩一侧与若干反射板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天线骨架内还设置有频率源、阵面电源、功分器和散热风扇。优选的,所述天线骨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一对旋转支架和调节支架,两侧的所述旋转支架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旋转支撑座内,两侧的所述调节支架通过销轴固定安装在角度调节座内,所述旋转支撑座和角度调节座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机并选择合适的信号带宽和工作频率,对天线罩朝向方位120°、俯仰角-30°-15°的空域进行16个波位的同步波束电扫,并对相关的微波信号进行跟踪和测量;步骤二:发射时,由实时信号处理机产生每个天线单元的幅相控制字,对各信号产生器进行控制,产生一定频率、相位、幅度的射频信号;再输出至对应的天线单元,最后由各偶极子天线的辐射信号在空间合成所需的发射方向图;步骤三:接收时,每个T/R组件接收天线各单元的微波信号,经过下变频形成中频信号,再经中频采样处理后输出回波信号;多路数字化T/R组件输出的大量回波数据,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传送至实时信号处理机,实时信号处理机完成自适应波束形成和软件化信号处理;步骤四:通过服务器对不同的数字波束进行解调,最终形成视频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阵列式天线的设置,拥有同时对多信源进行接收管理、全空域任意形成不同波束指向、不同数量多波束的传输需求;2、本技术的偶极子天线提高了天线自身辐射效率,具有高增益、低副瓣的特点,减小了功耗。本技术采用阵列式天线的设置,拥有同时对多信源进行接收管理、全空域任意形成不同波束指向、不同数量多波束的传输需求,同时偶极子天线提高了天线自身辐射效率,具有高增益、低副瓣的特点,减小了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偶极子天线排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辐射贴片排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多个波位的同步波束电扫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板、2偶极子天线、3辐射贴片、4横向贴片、5变形贴片、6天线骨架、7天线罩、8反射板、9底座、10旋转支架、11调节支架、12旋转支撑座、13角度调节座、14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包括基板1和固定设置于基板1上的偶极子天线2,偶极子天线2由上下设置的辐射贴片3组成,辐射贴片3包括设置于基板顶部的横向贴片4及设置于横向贴片4底部的变形贴片5,变形贴片5沿横向贴片4中线对称式设置,两侧的变形贴片5连接形成线槽;偶极子天线2在基板1上呈16行*8列,即总数128个偶极子天线2设置。作为一个优选,偶极子天线2信号覆盖范围为方位120°、俯仰角-30°-15°的空域内,偶极子天线2的工作频段为2.1-2.5GHz。作为一个优选,偶极子天线2作用距离为,5W通视条件下≥20km、100mW通视条件下≥5km。作为一个优选,基板1固定设置于天线骨架6内,天线骨架6上还固定安装有天线罩7,天线骨架6远离天线罩7一侧与若干反射板8螺栓连接。作为一个优选,天线骨架6内还设置有频率源、阵面电源、功分器和散热风扇。作为一个优选,天线骨架6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9,底座9底部设置有一对旋转支架10和调节支架11,两侧的旋转支架10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旋转支撑座12内,两侧的调节支架11通过销轴固定安装在角度调节座13内,旋转支撑座12和角度调节座13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4上。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机并选择合适的信号带宽和工作频率,对天线罩7朝向方位120°、俯仰角-30°-15°的空域进行16个波位的同步波束电扫,并对相关的微波信号进行跟踪和测量;步骤二:发射时,由实时信号处理机产生每个天线单元的幅相控制字,对各信号产生器进行控制,产生一定频率、相位、幅度的射频信号;再输出至对应的天线单元,最后由各偶极子天线2的辐射信号在空间合成所需的发射方向图;步骤三:接收时,每个T/R组件接收天线各单元的微波信号,经过下变频形成中频信号,再经中频采样处理后输出回波信号;多路数字化T/R组件输出的大量回波数据,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包括基板(1)和固定设置于基板(1)上的偶极子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天线(2)由上下设置的辐射贴片(3)组成,所述辐射贴片(3)包括设置于基板顶部的横向贴片(4)及设置于横向贴片(4)底部的变形贴片(5),所述变形贴片(5)沿横向贴片(4)中线对称式设置,两侧的所述变形贴片(5)连接形成线槽;/n所述偶极子天线(2)在基板(1)上呈16行*8列,即总数128个偶极子天线(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包括基板(1)和固定设置于基板(1)上的偶极子天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天线(2)由上下设置的辐射贴片(3)组成,所述辐射贴片(3)包括设置于基板顶部的横向贴片(4)及设置于横向贴片(4)底部的变形贴片(5),所述变形贴片(5)沿横向贴片(4)中线对称式设置,两侧的所述变形贴片(5)连接形成线槽;
所述偶极子天线(2)在基板(1)上呈16行*8列,即总数128个偶极子天线(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天线(2)信号覆盖范围为方位120°、俯仰角-30°-15°的空域内,所述偶极子天线(2)的工作频段为2.1-2.5G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频无线微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天线(2)作用距离为,5W通视条件下≥20km、100mW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陈柱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智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