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
技术介绍
豆式电池是一种尺寸非常小的电池,又称为纽扣电池或扣式电池。豆式电池一般包括底壳、盖帽和设置在二者构成的容纳腔内的电芯,由于豆式电池的尺寸非常小,造成其密封难度非常大。豆式电池的常规装配过程如下:将密封圈套设在底壳上,放置电芯等操作后,将盖帽盖设在底壳上进行密封处理。如此制备的豆式电池存在以下缺陷:1、密封圈的上端一般设置有挂钩结构以悬挂在底壳的顶部,此密封圈结构和组装密封工艺均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也会增加豆式电池的在线生产时间,降低产能;2、密封圈部分位于底壳的内壁,占用了底壳内部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电池的能量密度;3、豆式电池尺寸小,因此密封圈的厚度需要做到很薄,增加了密封圈的制作难度,同时厚度较薄的密封圈很难保证厚度尺寸一致性,因此组装后的电池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其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柱状,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盖帽,所述底壳和所述盖帽均为金属件,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环设在所述底板的一侧面的第一围壁,所述盖帽包括顶板和环设在所述顶板的一侧面的第二围壁,所述第二围壁套设在所述第一围壁外,所述第一围壁的外表面粘贴有第一绝缘密封膜,所述第二围壁的内表面粘贴有第二绝缘密封膜,所述第一绝缘密封膜与所述第二绝缘密封膜抵接后固化为一体形成密封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圆柱状,所述外壳包括底壳和盖帽,所述底壳和所述盖帽均为金属件,所述底壳包括底板和环设在所述底板的一侧面的第一围壁,所述盖帽包括顶板和环设在所述顶板的一侧面的第二围壁,所述第二围壁套设在所述第一围壁外,所述第一围壁的外表面粘贴有第一绝缘密封膜,所述第二围壁的内表面粘贴有第二绝缘密封膜,所述第一绝缘密封膜与所述第二绝缘密封膜抵接后固化为一体形成密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均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密封膜,所述底板外表面的所述第一绝缘密封膜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盖帽的内表面均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密封膜,所述顶板内表面的所述第二绝缘密封膜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电芯的其中一极耳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与所述顶板内表面焊接,所述电芯的另一极耳与所述底板的内表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或叠片式电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
所述集流体具有沿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外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弯折后部分叠合,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极片呈夹角设置,所述延伸部形成极耳;或,所述集流体沿所述卷绕式电芯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外的部分形成所述极耳;或,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集流体上设置有空箔区,所述极耳一端焊接在所述空箔区,另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锂离子豆式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平,葛辉明,李碧梅,李念,袁中直,祝媛,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