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6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器体,器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与电极,挂钩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纹,挂钩的内侧面设置有绑带,绑带的一端设置有架体,架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上端面设置有放置垫,架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口,器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挂环,挂环的内侧面设置有挂钩,电极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架,当使用人员更换防尘网时,能方便使用人员对防尘网进行拆卸,为使用人员的更换工作提供便利,通过设置挂钩、绑带与磨砂纹,能防止装置从电容器上掉落,避免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受到影响,为确保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质材料构成的;介质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装置不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上的防尘网进行更换,导致使用人员更换防尘网时操作繁琐,不利于使用人员的更换工作。2、传统装置在与电容器进行连接后,容易从电容器上掉落,导致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使用人员对装置上的防尘网进行清洗且易从电容器上掉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与电极,所述挂钩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纹,所述挂钩的内侧面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2)与电极(3),所述挂钩(2)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纹(14),所述挂钩(2)的内侧面设置有绑带(5),所述绑带(5)的一端设置有架体(4),所述架体(4)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防尘网(13)的上端面设置有放置垫(11),所述架体(4)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口(6),所述器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挂环(7),所述挂环(7)的内侧面设置有吊环(8),所述吊环(8)的下端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架体(4)的内侧面设置有通水槽(10),所述器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挂钩(2)与电极(3),所述挂钩(2)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纹(14),所述挂钩(2)的内侧面设置有绑带(5),所述绑带(5)的一端设置有架体(4),所述架体(4)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的内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3),所述防尘网(13)的上端面设置有放置垫(11),所述架体(4)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口(6),所述器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挂环(7),所述挂环(7)的内侧面设置有吊环(8),所述吊环(8)的下端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架体(4)的内侧面设置有通水槽(10),所述器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层(15),所述电极(3)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与电极(3)均固定连接于器体(1)的上端面,所述磨砂纹(14)固定连接于挂钩(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威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