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07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火灾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还不具备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报警发送、大屏地图显示设备概况、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显示等功能的问题,具有通过云管端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火灾报警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柜烟雾探测器系统是针对近年来国内电气火灾大幅上升而研制开发的系列电气火灾智能化预警系统,它通过抽取配电盘内的空气样品,检测电气设备火灾形成前固体受热升华产生的不可见烟雾,从而实现电气火灾的预警和预防,把火灾事故消失在萌芽时期,降低火灾发生后的危害,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还不具备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报警发送、大屏地图显示设备概况、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显示等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还不具备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报警发送、大屏地图显示设备概况、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显示等功能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进一步,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于温度传感器SEN2。进一步,所述主控芯片U1为主频72MHz的STM32系列微处理器。进一步,所述主控芯片U1分别连接于电源模块U2、晶振U3、烟感测试电路U4、窄带物联网NB-IOT传输模组U5。进一步,所述NB-IOT传输模组U5连接于云平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采用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由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常态下,烟感传感器未采集到烟雾信号,晶体管未导通,在上拉电阻的作用下,主控芯片采集到高电位,确定当前没有火情发生,当烟感传感器采集到烟雾信号时,通过偏置电阻,触发晶体管,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被晶体管拉低,主控芯片采集到低电位,确定当前有火情发生,并通过窄带物联网NB-IOT传输模组将报警信号传输于云平台,本系统采用云管端的方式,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报警发送,大屏地图显示设备概况,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显示等功能。2、本专利采用所述NB-IOT传输模组U5连接于云平台,由于系统运行在linux系统下,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方式进行部署,采用SpringCloud技术进行项目构建。数据库采用Redis+MySQL8.0进行集群部署,为大数据运算进行基础搭建,系统采用Ribbon进行各个微服务之间的负载均衡,使用断路器和路由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正常运行。3、本专利采用所述主控芯片U1为主频72MHz的STM32系列微处理器,由于采用工业级设计,主控芯片采用STM32,主频72MHz,接口丰富,性价比很高基于UCOS-II的单片机程序,主要用于获取传感器数据(烟感、温度、电池电量、报警状态、网络状态),上传数据,本地存储、获取消防模块状态等,其功能包括:1、无报警时,每天上传2次数据;2、有报警时,立即上传数据;3、上传时采用MQTT物联网协议,如平台没收到应重发三次。连接断开时,数据记录应保存在本地。4、本专利采用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于温度传感器SEN2,同时采集温度信号,二次冗余检测,保证了报警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U1-主控芯片,SEN1-烟感传感器,R2-偏置电阻,C1-输入电容,R3-下拉电阻,S1-晶体管,R1-上拉电阻,SEN2-温度传感器,U2-电源模块,U3-晶振,U4-烟感测试电路,U5-窄带物联网NB-IOT传输模组。实施例: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于温度传感器SEN2。所述主控芯片U1为主频72MHz的STM32系列微处理器。所述主控芯片U1分别连接于电源模块U2、晶振U3、烟感测试电路U4、窄带物联网NB-IOT传输模组U5。所述NB-IOT传输模组U5连接于云平台。工作原理:本专利通过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由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常态下,烟感传感器未采集到烟雾信号,晶体管未导通,在上拉电阻的作用下,主控芯片采集到高电位,确定当前没有火情发生,当烟感传感器采集到烟雾信号时,通过偏置电阻,触发晶体管,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被晶体管拉低,主控芯片采集到低电位,确定当前有火情发生,并通过窄带物联网NB-IOT传输模组将报警信号传输于云平台,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目前还不具备实时采集数据、实时报警发送、大屏地图显示设备概况、大数据统计分析、可视化显示等功能的问题,具有通过云管端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的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输入连接于烟感采集电路,所述烟感采集电路包括烟感传感器SEN1,所述烟感传感器SEN1输出连接于偏置电阻R2的一端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所述偏置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下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S1的基极,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S1的集电极连接于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火灾报警控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广代凯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威图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