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秋生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02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芯片、设备接口、反馈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设备接口插接电子设备,且设备接口的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电性连接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了明确控制,实现了多线程多个电子设备的控制,同时节约了电路板空间,节省了耗材,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用于电路控制的需要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的控制电路,无法实现对控制后的电子设备具有监测反馈的功能,如控制电路控制开关,仅执行开关的打开或关闭的状态,并不能监测到电子设备的开关,是开状态还是关状态,有可能造成电子设备处理开状态,控制电路仍去执行开的指令,或者电子设备处于关的状态,仍于执行关的指令;且现有的控制电路多数仅能执行一路的控制,对于多路的控制,多数是布线复杂造成电路板面积大。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包括处理芯片、设备接口、反馈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设备接口插接电子设备,且设备接口的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电性连接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所述设备接口设置为多PIN接口,所述反馈单元设置为多路反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多路控制,且所述设备接口的PIN数、所述反馈单元的反馈路数和所述执行单元的控制路数均相等。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接口的管脚,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电性连接5V电源。优选的方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P型执行单元,所述P型执行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PMOS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电性连接第一PMOS管的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通过第六电阻电性连接24V电源,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电性连接24V电源,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电子设备。优选的方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N型执行单元,所述N型执行单元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通过第七电阻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七电阻的高电位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电子设备。优选的方案,两路P型执行单元的两个第一PMOS管设置为集成双PMOS管,所述集成双PMOS管的型号设置为NCE55P04S。优选的方案,两路N型执行单元的两个第一NMOS管设备为集成双NMOS管,所述集成双NMOS管的型号设置为NCE6005AS。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反馈单元,以电平的方式将电子设备的开或关的状态反馈至处理芯片处,实现了明确的控制方式,避免了可能造成电子设备处理开状态,控制电路仍去执行开的指令,或者电子设备处于关的状态,仍于执行关的指令;同时实现了多路多线程的监测反馈与控制,实现了同时对多个电子设备的监测反馈与控制;通过将元器件集成,节约了电路板空间,减小了电路板的体积;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了明确控制,实现了多线程多个电子设备的控制,同时节约了电路板空间,节省了耗材,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备接口图;图3为本技术集成双PMOS管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集成双NMOS管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性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电性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包括处理芯片5、设备接口12、反馈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设备接口12插接电子设备11,且设备接口12的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5的输入端,所述处理芯片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电性连接电子设备11,所述处理芯片5通过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1;所述设备接口12设置为多PIN接口,所述反馈单元设置为多路反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多路控制,且所述设备接口12的PIN数、所述反馈单元的反馈路数和所述执行单元的控制路数均相等。优选的方案,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第一电阻1、第二电阻2、第一三极管3和第三电阻4,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1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接口12的管脚,且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2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5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4电性连接5V电源。通过5V电源和第三电阻4,将处理芯片5的输入端电平拉高,通过第一三极管3的导通,将处理芯片5的输入端的电平拉低,实现电平状态的切换。优选的方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P型执行单元,所述P型执行单元包括第四电阻6,第二三极管7,第五电阻8、第六电阻9和第一PMOS管10,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6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5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8电性连接第一PMOS管10的栅极,且所述第一PMOS管10的栅极通过第六电阻9电性连接24V电源,所述第一PMOS管10的源极电性连接24V电源,所述第一PMOS管10的漏极电性连接电子设备11。通过24V电源和第六电阻9将所述第一PMOS管10的栅极电平拉高,通过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导通,将第一PMOS管10的栅极电平拉低,实现一PMOS管的栅极电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芯片、设备接口、反馈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设备接口插接电子设备,且设备接口的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电性连接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n所述设备接口设置为多PIN接口,所述反馈单元设置为多路反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多路控制,且所述设备接口的PIN数、所述反馈单元的反馈路数和所述执行单元的控制路数均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芯片、设备接口、反馈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设备接口插接电子设备,且设备接口的管脚电性连接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电性连接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芯片通过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设备接口设置为多PIN接口,所述反馈单元设置为多路反馈,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多路控制,且所述设备接口的PIN数、所述反馈单元的反馈路数和所述执行单元的控制路数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接口的管脚,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电性连接5V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监测反馈的多线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设置为P型执行单元,所述P型执行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肖秋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