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涉及气象观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升降杆,升降杆的上侧设有立杆,立杆的上部设有能纵向翻转的横臂,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立杆的上侧设有风向风速仪,升降杆的下部套设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上方设有数据采集箱,第一底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底板,两个第二底板远离第一底板的一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三底板,第一底板的前后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四底板,第一底板、两个第二底板、两个第三底板、两个第四底板能围成包含立杆的矩体,升降杆的下侧设有折叠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气象自动观测装置不方便携带、收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象观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象自动观测装置是指在某一地区根据需要,建设的能够自动探测多个要素,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生成报文,定时向中心站传输探测数据的气象站,是弥补空间区域上气象探测数据空白的重要手段。自动气象观测装置的基本原理是传感器将对应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现有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装置存在着不方便携带、收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气象自动观测装置不方便携带、收纳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包括纵向放置的升降杆,上述升降杆的上侧同轴线设有立杆,上述立杆的上部设有能纵向翻转的横臂,上述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上述立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风向风速仪,上述升降杆的下部套设有第一底板,上述第一底板上方设有数据采集箱,上述第一底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远离上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三底板,上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四底板,上述第一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三底板、两个上述第四底板能围成包含上述立杆的矩体,上述升降杆的下侧设有折叠支架。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横臂朝向上述立杆的一侧设有连接螺杆,上述连接螺杆上套设有锁紧螺帽,上述连接螺杆远离上述横臂的一侧设有转动体,上述转动体位于上述立杆内,上述转动体能与立杆相对转动,上述转动体不能从上述立杆内脱落。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横臂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上述第一横杆与上述第二横杆相对的一侧铰接,上述第二横杆远离第一横杆的一侧设有连接螺杆,上述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上。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横杆的长度小于其同侧上述第一底板的长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立杆的环侧设有配合放置上述光照强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上述气压传感器、上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放置槽,上述第一底板的上侧设有与上述横臂对接的固定槽。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立杆上相对设有两根横臂,其中一根上述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另一根上述横臂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立杆的上侧设有第一连接螺柱,上述风向风速仪与上述第一连接螺柱可拆卸连接配合,上述升降杆的下部设有第二连接螺柱,上述第二连接螺柱能与风向风速仪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连接螺柱、数据采集箱均位于上述第一底板、上述第二底板、上述第三底板、上述第四底板围城的矩体内。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底板下方的上述升降杆设有外螺纹,上述折叠支架包括支座,上述支座能与上述升降杆上的外螺纹可拆卸连接,上述支座上铰接有多个用于支撑的撑杆。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升降杆为液压伸缩杆,上述升降杆收缩后和上述立杆的整体长度小于上述第二底板的长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上述第三底板对接后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磁铁,两个上述第一磁铁相吸引,两个上述第四底板远离第一底板的一侧均设有第二磁铁,上述第一底板、上述第二底板、上述第三底板、上述第四底板均为金属板,上述第一磁铁、上述第二磁铁均能与金属板相吸引。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包括纵向放置的升降杆,上述升降杆的上侧同轴线设有立杆,上述立杆的上部设有能纵向翻转的横臂,上述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上述立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风向风速仪,上述升降杆的下部套设有第一底板,上述第一底板上方设有数据采集箱,上述第一底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远离上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三底板,上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四底板,上述第一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三底板、两个上述第四底板能围成包含上述立杆的矩体,上述升降杆的下侧设有折叠支架。第一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三底板、两个上述第四底板围成的矩体体积相对较大,当横臂折叠后,升降杆压缩到最低位置时,能包含立杆上的横臂以及横臂上的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本技术的使用方式:拆卸掉风向风速仪,将风向风速仪放置在第一底板上,使风向风速仪的侧边不超过第一底板的侧边,使横臂向下折叠,横臂处于纵向方向,升降杆收缩,直至升降杆下降到不能移动时(可能是升降杆收缩到最低处,可能是横臂纵向长度大于立杆长度,横臂下侧与第一底板相接时),第二底板翻转,两个第二底板分别位于第一底板的左右侧,两个第三底板翻转,两个第三底板翻转至第一底板的上方对接,两块第三底板对接的平板与第一底板平行,两个第四底板翻转,形成第一底板的前后侧,第一底板、两个上述第二底板、两个上述第三底板、两个上述第四底板围成的矩体包含立杆、升降杆、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风向风速仪。使本技术收纳成一个箱体,收纳成的箱体具有便于携带和存储的优点。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气象自动观测装置不方便携带、收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连接的仰视图。图标:1-支座,2-第四底板,3-第三底板,4-第二底板,5-第一底板,6-数据采集箱,7-升降杆,8-转动体,9-连接螺杆,10-横臂,1001-第一横杆,1002-第二横杆,11-光照强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锁紧螺帽,14-风向风速仪,15-第一连接螺柱,16-撑杆,17-气压传感器,18-温湿度传感器,19-放置槽,20-立杆,21-第二连接螺柱,22-固定槽,23-第一磁铁,24-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侧同轴线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部设有能纵向翻转的横臂,所述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立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风向风速仪,所述升降杆的下部套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方设有数据采集箱,所述第一底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二底板,两个所述第二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二底板、两个所述第三底板、两个所述第四底板能围成包含所述立杆的矩体,所述升降杆的下侧设有折叠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侧同轴线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部设有能纵向翻转的横臂,所述横臂上设有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立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风向风速仪,所述升降杆的下部套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方设有数据采集箱,所述第一底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二底板,两个所述第二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前后侧均铰接有能纵向翻转的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两个所述第二底板、两个所述第三底板、两个所述第四底板能围成包含所述立杆的矩体,所述升降杆的下侧设有折叠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朝向所述立杆的一侧设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上套设有锁紧螺帽,所述连接螺杆远离所述横臂的一侧设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位于所述立杆内,所述转动体能与立杆相对转动,所述转动体不能从所述立杆内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二横杆相对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横杆远离第一横杆的一侧设有连接螺杆,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小于其同侧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象用自动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环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括,李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