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94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包含进水管、排水管、第一溢流管、第一测量槽和第二测量槽;所述进水管分别连通第一溢流管和第一测量槽,第一溢流管连通排水管;所述第一测量槽通过第二测量槽连接管连通第二测量槽,第二测量槽连通排水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最高点高于第二测量槽的蓄水最高水面,第二测量槽的蓄水最高水面高于第一测量槽的蓄水最高水面;本方案以重力及管径的原理控制水的流量,因此不需要多组流量控制泵浦,节约长时间连续监测所需的电力,以及减少维护流量控制泵浦所需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属于水质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水质监测仪需要多组流量控制泵浦,以匹配不同的水质量测电极所建议的流速。水质监测仪通常外部有一进水泵浦,依照取水口与水质监测仪的距离及高度差选择适合规格的泵浦;水源进入机体内部后,由流量控制阀门或泵浦调节流速,再分支到内部不同的水质量测电极进行量测;由于各别水质量测电极的量测条件中的匹配流速通常不相同,因此在各别水质量测电极的进水口需要有流量控制泵浦,以将通过水质量测电极的流速控制至建议的流速。因此,现有的水质监测仪大多需要多组流量控制泵浦,以及多组泵浦供电及控制、感测等单元,因为需要消耗电能在驱动水流及相关单元上,在每日24小时连续使用下,累积的能耗相当可观;且这些泵浦、与供电、控制等元件也存在良率及维护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包含进水管、排水管、第一溢流管、第一测量槽和第二测量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水管(1)、排水管(12)、第一溢流管(7)、第一测量槽(6)和第二测量槽(13);所述进水管(1)分别连通第一溢流管(7)和第一测量槽(6),第一溢流管(7)连通排水管(12);所述第一测量槽(6)通过第二测量槽连接管(8)连通第二测量槽(13),第二测量槽(13)连通排水管(12);所述第一溢流管(7)的最高点高于第二测量槽(13)的蓄水最高水面,第二测量槽(13)的蓄水最高水面高于第一测量槽(6)的蓄水最高水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水管(1)、排水管(12)、第一溢流管(7)、第一测量槽(6)和第二测量槽(13);所述进水管(1)分别连通第一溢流管(7)和第一测量槽(6),第一溢流管(7)连通排水管(12);所述第一测量槽(6)通过第二测量槽连接管(8)连通第二测量槽(13),第二测量槽(13)连通排水管(12);所述第一溢流管(7)的最高点高于第二测量槽(13)的蓄水最高水面,第二测量槽(13)的蓄水最高水面高于第一测量槽(6)的蓄水最高水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设置有缓冲槽(4),缓冲槽(4)连通第一溢流管(7),缓冲槽(4)通过第一测量槽连接管(5)连通第一测量槽(6);所述第一溢流管(7)的内径大于第一测量槽连接管(5)的内径,第一测量槽(6)的蓄水最高水面高于缓冲槽(4)的蓄水最高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水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溢流管(9)和第三测量槽(14),第二测量槽(13)通过第三测量槽连接管(10)连通第三测量槽(14),第三测量槽(14)通过第四连接管(11)连通排水管(12),第三测量槽连接管(10)通过第二溢流管(9)连通排水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泰仪器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