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93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包括诱捕器外壳,诱捕器外壳包括使用时插入粮堆内部的插入段外壳和位于粮堆表面以上的裸露段外壳,插入段外壳包括插入段筒体和位于插入段筒体底部的爬行类害虫收集锥,插入段筒体的壳壁上设置有爬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于所述爬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爬行类害虫计数锥;裸露段外壳的壳体壁上设置有飞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设有内腔与所述裸露段外壳腔体相连的内壳体,内壳体包括内壳体筒体和位于内壳体筒体底部的飞行类害虫收集锥,内壳体内于所述飞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飞行类害虫计数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对爬行类害虫和飞行类害虫同时诱捕的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粮食害虫诱捕领域中的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
技术介绍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容易产生储粮害虫,常见的储粮害虫分为两类,一类是如米象、玉米象、谷蠧、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等爬行类害虫,另外一类为印度谷蛾、麦蛾等飞行类害虫,在同一个粮堆中,爬行类害虫和飞行类害虫通常同时存在。采用诱捕器诱捕是对粮堆害虫进行防治的主要手段,诱捕器的诱捕不仅可以进行害虫的诱捕,还能够同时监测害虫规模,因此使用较为广泛。现有的诱捕器如中国专利CN110089506A公开的“一种害虫诱捕器”,该诱捕器包括筒状的诱捕器主体,诱捕器主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诱虫孔,诱捕器主体包括上下顺次连接的诱捕段、滤虫段、统计段和储虫段,冲孔设置于诱捕器段上,滤虫段包括设置于诱捕器主体中心位置的滤虫盘,滤虫段还包括固定于诱捕器主体内壁上的上大下小的害虫聚集锥筒,滤虫盘位于害虫聚集锥筒的下侧,滤虫盘的外径大于害虫聚集锥筒的底部锥口外径,滤虫盘与害虫聚集锥筒之间形成供害虫通过而落入到统计段的害虫通道。使用时,将该诱捕器插入到粮堆中,爬行类害虫经诱虫孔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包括诱捕器外壳,其特征在于:诱捕器外壳包括使用时插入粮堆内部的插入段外壳和位于粮堆表面以上的裸露段外壳,插入段外壳包括插入段筒体和位于插入段筒体底部的爬行类害虫收集锥,插入段筒体的壳壁上设置有爬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于所述爬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爬行类害虫计数锥;裸露段外壳的壳体壁上设置有飞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设有内腔与所述裸露段外壳腔体相连的内壳体,内壳体包括内壳体筒体和位于内壳体筒体底部的飞行类害虫收集锥,内壳体内于所述飞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飞行类害虫计数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包括诱捕器外壳,其特征在于:诱捕器外壳包括使用时插入粮堆内部的插入段外壳和位于粮堆表面以上的裸露段外壳,插入段外壳包括插入段筒体和位于插入段筒体底部的爬行类害虫收集锥,插入段筒体的壳壁上设置有爬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于所述爬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爬行类害虫计数锥;裸露段外壳的壳体壁上设置有飞行类害虫入口,插入段外壳内设有内腔与所述裸露段外壳腔体相连的内壳体,内壳体包括内壳体筒体和位于内壳体筒体底部的飞行类害虫收集锥,内壳体内于所述飞行类害虫收集锥的上侧设置有飞行类害虫计数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爬行类害虫计数锥位于爬行类害虫收集锥的内侧,裸露段外壳与插入段外壳上端螺纹连接,爬行类害虫计数锥与所述插入段筒体固定成整体结构,爬行类害虫收集锥上端与所述插入段筒体下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粮害虫粮面诱捕器,其特征在于:飞行类害虫计数锥位于飞行类害虫收集锥的内侧,内壳体筒体包括内外分体设置的内侧内壳体筒体和外侧内壳体筒体,飞行类害虫收集锥与外侧内壳体筒体固定成整体结构,飞行类害虫计数锥与内侧内壳体筒体固定成整体结构,内侧内壳体筒体的上端外翻有支撑于所述外侧内壳体筒体上端的支撑结构,内侧内壳体筒体的内壁上沿周向布置有至少三个上端与内侧内壳体筒体相连、下端朝内侧内壳体筒体中心位置弹性悬伸以防止飞行类害虫朝上飞行的防逃逸弹性倒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艳吴宗霖徐小虎罗琼卢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