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90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仪,涉及混凝土检测仪器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混凝土抗渗仪试验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多个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套模及设于工作台底部的供水装置,工作台上方设有压板,压板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压板上对应于套模设有压孔,压孔的直径小于套模的外径,套模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套模定位和安装,大大提高试验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抗渗仪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检测仪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抗渗仪。
技术介绍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指构筑物所使用的材料能抵抗水或其它液体(轻油、重油)介质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的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好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工程质监站严格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必检指标。在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凝土抗渗仪。使用混凝土抗渗仪进行混凝土抗声性能测试的过程如下:试验人员选用不同种类的混凝土试件,将其表面分别涂上密封层,再将套模从固定座上取出,之后利用压力装置将混凝土试件分别压入套模中,之后分别将带有混凝土试件的套模通过螺栓安装于固定座中,打开阀门的旋钮,并设定出水装置的初始压力值,出水装置向套模内的混凝土试件给水,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增加定量的水压;之后通过试验人员观察混凝土试件的顶端面有无出现渗水现象,如果其中两块出现渗水现象,需要关闭其对应的阀门的旋钮,然后查看水压调节装置调节表上的压力值,根据公式换算出该混凝土试件的抗渗等级。由于每个套模均需要使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固定过程繁琐,试验效率极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8572133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其包括基台,基台上设有若干套模和套模座,套模底部设有安装环,安装环底部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的外壁设有螺纹,套模座上设有与第一密封环配合的螺纹槽,螺纹槽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第一密封垫圈与第一密封环配合,安装环底部还设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环同轴设置,套模座上设有与第二密封环配合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垫圈。上述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抗渗仪可将套模螺接在套模座上,在测试时,无需再通过多个螺栓将套模安装以及拆卸,大大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但上述混凝土渗透以在使用时,依旧需要对多个套模分别安装,套模的固定过程不够简便,对试验效率的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其具有方便套模定位和安装,大大提高试验效率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台面上的多个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套模及设于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供水装置,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压板上对应于所述套模设有压孔,所述压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套模的外径,所述套模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定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模内装好混凝土试块之后,将套模放置于固定座上,实用定位组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压板下压,压板下降之后与多个套模同时接触,并将多个套模同时压紧,套模内的混凝土试块顶部从压孔中露出,从而便于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检查渗水情况。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压板,在试验过程中无需对每个套模进行单独的安装,只需通过定位组件将其放置于固定座上的特定位置上,然后通过压板对其进行统一压紧,就能够避免在抗渗试验过程中套模安装不稳,在实验结束之后,只需升高压板,即可将各个套模依次拿下,大大提高了抗渗试验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间隔的设于所述固定座边缘上的定位凸台和定位凹槽,所述套模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和所述定位凹槽对应设置有定位卡槽和定位卡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卡槽相配合,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卡台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不仅能够限制套模在竖直板方向上位置,还能够防止套模在水平面内的移动和旋转,套模的定位更加稳定,受压后不会发生压力泄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凹槽的表面设有一圈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个套模同时受到压板的压力时,如果各个套模受到的压力具有细微差异,能够通过密封垫圈的弾性変形进行缓冲,使得各个套模均能够与固定座之间保持紧密接触,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压力泄漏,同时,还避免了套模与固定座之间的刚性挤压造成的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边缘的至少两个悬臂,所述悬臂设为C形,所述悬臂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台边缘,所述C形臂上、下两端之间竖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悬臂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同轴设置,所述压板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与之同轴连接得到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压板升降,压板下降,对套模进行压紧,并在压紧之后电机停止转动,保压直到试验结束,然后电机反转,压板上升,对套模释放压力,使得试验之后的套模便于取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工作台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竖直贯穿所述压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对压板的升降具有导向作用,保证了压板整体的同步升降,避免了压板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倾斜,同时,导向杆还能分担压板对丝杆横向的力,保护了丝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套模的内孔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在下降之后,不仅能从套模的上方对套模进行压紧,还能够从混凝土试块的四周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压紧,因此,在使用该抗渗仪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试验效率,还可以将待试验的混凝土试块放置于套模的内孔上,使用压板直接下压,在压板下压的过程中首先将混凝土试块压入到套模的内孔中,然后将套模与固定座之间压紧,进一步节省了用压力机将混凝土试块分别压入到套模中的过程,进一步节省了混凝土抗渗试验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抗渗试验的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板上方与所述压板平行的设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底部对应于所述压孔设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孔的直径,所述压板与所述顶出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压板上,活塞杆连接于所述顶出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完成之后,混凝土试块通常较难从套模中取出,此时可以将套模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定位卡台与定位凸台相接触,定位卡槽与定位凹槽正对,从而使得混凝土试块下端面与固定座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然后使压板重新下降到高于套模的位置,再启动气缸,使得气缸带动顶出板下降,顶出板下降之后带动顶出块从压孔中间穿出而顶在混凝土试块的顶端,气缸持续施力,将混凝土试块从套模中顶出,最后,启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顶出块上升,同时,电机带动压板上升,人员将套模和已经脱离套模的混凝土试块取下,清理台面,完成混凝土抗渗试验,大大节省了脱模的时间,进一步使得试验效率得到了提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凸台上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定位卡台上对应于所述定位销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的设置进一步使得套模与固定座之间的定位更加精确,受压后不会发生晃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台面上的多个固定座(2)、设于所述固定座(2)上的套模(3)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所述工作台(1)之间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压板(4)上对应于所述套模(3)设有压孔(41),所述压孔(41)的直径小于所述套模(3)的外径,所述套模(3)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有定位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4 CN 20202008162411.一种混凝土抗渗仪,包括工作台(1)、设于所述工作台(1)台面上的多个固定座(2)、设于所述固定座(2)上的套模(3)及设于所述工作台(1)底部的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与所述工作台(1)之间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压板(4)上对应于所述套模(3)设有压孔(41),所述压孔(41)的直径小于所述套模(3)的外径,所述套模(3)与所述固定座(2)之间设有定位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间隔的设于所述固定座(2)边缘上的定位凸台(61)和定位凹槽(62),所述套模(3)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61)和所述定位凹槽(62)对应设置有定位卡槽(64)和定位卡台(63),所述定位凸台(61)与所述定位卡槽(64)相配合,所述定位凹槽(62)与所述定位卡台(6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61)与所述定位凹槽(62)的表面设有一圈密封垫(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1)边缘的至少两个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任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容大天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