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889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4
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池塘建设室外贝床;2)将高位池、藻类池和室外贝床在垂直方向逐级形成水位高度落差,高位池进行高密度养虾,藻类池进行鱼虾混养,室外贝床进行贝苗中间培育;3)养殖废水的净化:首先将高位池的养殖废水排放到藻类池中进行异位稀释转化,变废水为肥水以促进有益单胞藻的生长,然后将藻类池的肥水引入到室外贝床,通过双壳贝类的滤食活动将肥水变为净水,同时单胞藻作为饵料生物促进贝苗生长,从而使养殖废水异位净化。大幅降低养殖成本,大幅提高贝苗中间培育的产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并有助于高效解决养殖废水的治理问题,在花蛤、蛏等双壳类贝苗适宜养殖的区域适合推广应用。

A method of large scale outdoor cultivation of shellfish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位池和工厂化养殖、高密度育苗等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废水大量排放,大量有机污染物质、悬浮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物,直接排入附近水域将带来局部海域富营养化的严重问题。随着国家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问题已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和生态改造,是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基于多营养层级的耦合养殖正是以维持养殖生态系统平衡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不同层次营养级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科学整合不同营养级生物,使养殖系统中一些生物释放或排泄到水体事的废弃营养物质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达到近海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的高效、高值利用。藻类与贝类是开展尾水治理的重要生态学环节。其中,高效藻类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型池塘尾水处理模式,通过强化藻菌共生系统,依靠藻类同化吸收、吸附及化学沉淀作用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池塘建设室外贝床;/n2)将高位池、藻类池和室外贝床在垂直方向逐级形成水位高度落差,所述高位池进行高密度养虾,所述藻类池进行鱼虾混养,所述室外贝床进行贝苗中间培育;/n3)养殖废水的净化:首先将高位池的养殖废水排放到藻类池中进行异位稀释转化,变废水为肥水以促进有益单胞藻的生长,然后将藻类池的肥水引入到室外贝床,通过双壳贝类的滤食活动将肥水变为净水,同时单胞藻作为饵料生物促进贝苗生长,从而使养殖废水异位净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池塘建设室外贝床;
2)将高位池、藻类池和室外贝床在垂直方向逐级形成水位高度落差,所述高位池进行高密度养虾,所述藻类池进行鱼虾混养,所述室外贝床进行贝苗中间培育;
3)养殖废水的净化:首先将高位池的养殖废水排放到藻类池中进行异位稀释转化,变废水为肥水以促进有益单胞藻的生长,然后将藻类池的肥水引入到室外贝床,通过双壳贝类的滤食活动将肥水变为净水,同时单胞藻作为饵料生物促进贝苗生长,从而使养殖废水异位净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贝床配备有增氧装置、进水闸、排水闸;所述进水闸与藻类池相连通;所述排水闸用于排出净化过的肥水;所述增氧装置包括曝气管和增氧机,所述曝气管用于贝苗增氧,避免养殖肥水中藻类下沉;所述增氧机,用于搅动和混合肥水,确保室外贝床中的肥水均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大规模贝苗中间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贝床还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宇许丽双尤颖哲王孟华陈何东林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