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事业不断发展,污水厂总处理水量和处理程度将不断扩大和提高,进而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和运行费较高,如处置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这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难题,备受关注。市政污泥的主要成分为泥沙、粘土等不溶于水的较硬杂质以及好氧微生物,污泥含水率可高达98%,并且难以脱水。其主要产生的危害及污染有:(1)有机物污染:污泥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有苯、氯酚、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等。污泥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不易降解、毒性残留时间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与土壤中将造成环境污染。(2)病原微生物污染: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经过处理会进入污泥,污泥中病原体对人类或动物的污染途径包括直接与污泥接触、通过食物链与污泥间接接触、水源被病原体污染、病原体先污染土壤后污染水体等。(3)重金属污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端的装置顶盖(2),设置在装置顶盖(2)上的进料口(3),贯穿设置在装置顶盖(2)或装置主体(1)左侧壁的进气口(4),贯穿设置在装置顶盖(2)或装置主体(1)右侧壁的出气口(7),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物料传输结构,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换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端的装置顶盖(2),设置在装置顶盖(2)上的进料口(3),贯穿设置在装置顶盖(2)或装置主体(1)左侧壁的进气口(4),贯穿设置在装置顶盖(2)或装置主体(1)右侧壁的出气口(7),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物料传输结构,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的换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呈空心长方体状,且该装置主体(1)的顶部未封顶,装置顶盖(2)呈屋顶状,装置顶盖(2)前后为呈坡面并由中心线往前后两侧向下倾斜设置的前坡面和后坡面,且前坡面和后坡面的底端分别与装置主体(1)的前壁顶端和后壁顶端相连接,装置顶盖(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为竖直设置的三角形侧壁,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分别与装置主体(1)的左侧壁顶端和右侧壁顶端相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与装置顶盖(2)固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面上侧由左向右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2-8°,在装置主体(1)底面上侧最右端还设置有集水槽(19),该集水槽(19)由前后向中心向下倾斜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右侧壁还设置有一个贯穿装置主体(1)将集水槽(19)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液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顶盖(2)上还设置有均风板,该均风板的顶端与装置顶盖(2)的顶部相接,且该均风板与进气口(4)垂直;所述均风板与进气口(4)的间距为1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干燥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输结构由上层传输装置(10)和下层传输装置(6)组成,上层传输装置(10)的右端通过落料通道(15)与下层传输装置(6)的右端相连接,该下层传输装置(6)的左端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外部;所述上层传输装置(10)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辊子,套于两个辊子之间的传输带,以及与任意一个辊子相连接且用于驱动该辊子的电机组成;所述下层传输装置(6)由两个相对设置的辊子,套于两个辊子之间的传输带,以及与任意一个辊子相连接且用于驱动该辊子的电机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凤,李志,张弘春,黎冰,周笑颖,凌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德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